送朱真一

鶴馭翩翩渺莫攀,浩然清興滿西山。 摩挲鐵柱觀浮世,整頓丹函說大還。 石壁風清瑤草秀,洞天春盡玉笙寒。 扁舟儻遂遊仙約,握手巖扉一解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鶴馭:指仙人駕馭的鶴。
  • 翩翩:形容輕盈飛翔的樣子。
  • 渺莫攀:形容遙遠難以觸及。
  • 浩然:形容氣度宏大,心胸寬廣。
  • 清興:清雅的興致。
  • 摩挲:輕輕地撫摸。
  • 鐵柱:此處可能指道教中的某種象徵物。
  • 浮世:指塵世,人間。
  • 丹函:指道教的經書或祕籍。
  • 大還:道教術語,指修煉成仙的過程。
  •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
  • 洞天:道教中指仙人居住的洞府。
  • 玉笙:指仙樂,笙是古代的一種樂器。
  • 扁舟:小船。
  • 遊仙:指追求仙道,遊歷仙境。
  • 解顏:開顏,露出笑容。

翻譯

仙人駕馭的鶴輕盈飛翔,遙遠得難以觸及,我心中充滿了對西山的浩大清雅興致。 輕輕撫摸着鐵柱,觀察這塵世的浮華,整理着道教的經書,講述修煉成仙的過程。 石壁間風吹過,瑤草顯得格外秀麗,洞天仙境中春意已盡,玉笙的聲音帶着寒意。 如果能夠乘着小船實現遊歷仙境的約定,與你握手在巖扉前,定會露出笑容。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塵世的超脫。通過「鶴馭翩翩」、「摩挲鐵柱」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對仙人生活的憧憬和對塵世浮華的淡漠。詩中的「洞天春盡玉笙寒」一句,既表達了仙境的幽靜,也透露出詩人對仙境生活的深刻體驗。最後,詩人表達了對與友人共遊仙境的期待,展現了詩人超脫塵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

張起巖

元濟南人,字夢臣,號華峯。博學能文,尤工篆隸。初以察舉爲福山縣學教諭,一度攝縣事,聽斷明允。仁宗延祐二年進士第一,除同知登州事。改集賢修撰,歷國子監丞、監察御史。丞相倒刺沙誣陷御史臺臣,力爭於泰定帝前,事乃得釋。歷侍御史、燕南廉訪使,搏擊豪強,不少容貸。順帝時詔修遼、金、宋三史,入翰林爲承旨,充總裁官。以熟於金代掌故及宋儒道學原委,於史稿多所改正。史成致仕。有《華峯漫稿》、《華峯類稿》、《金陵集》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