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孔英夫提舉

· 張昱
老淚何堪哭寢門,斯人況復是斯文。 六經政爾傳家集,曲阜蒼然掩暮雲。 鬱郁澗鬆看得地,昂昂野鶴又離羣。 賢郎無忝家聲舊,能以文章繼世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哀悼,對逝者的懷念和悲痛。
  • 孔英夫: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提舉:古代官職名,負責管理某項事務。
  • 斯人:這個人,指孔英夫。
  • 斯文:指文化、文學或文人。
  • 六經:指儒家經典,包括《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樂經》。
  • 政爾:正是這樣。
  • 傳家集:家族傳承的文集。
  • 曲阜:地名,位於今山東省,是孔子的故鄉。
  • 蒼然:蒼茫的樣子。
  • 掩暮雲:被傍晚的雲霧遮掩。
  • 鬱郁:茂盛的樣子。
  • 澗鬆:山澗旁的松樹。
  • 看得地:得到適宜的生長之地。
  • 昂昂:高傲的樣子。
  • 野鶴:野生的鶴,常用來比喻高潔的人。
  • 離羣:離開羣體,獨自生活。
  • 賢郎:對他人兒子的尊稱。
  • 無忝:無愧,不辱沒。
  • 家聲:家族的名聲。
  • 繼世芬:繼承並延續家族的美好名聲。

翻譯

我這老淚如何能忍受哭泣於寢門之外,哀悼的這個人,他不僅是一位文人,更是文化的傳承者。 他家的文集正是傳承了儒家的六經,如今曲阜的天空蒼茫,彷彿被暮雲遮掩。 他如同鬱鬱蔥蔥的澗鬆,找到了適宜的生長之地,又像那高傲的野鶴,獨自離開了羣體。 他的兒子無愧於家族的名聲,能夠以文學才華繼承並延續家族的美好名聲。

賞析

這首詩是張昱對已故友人孔英夫的哀悼之作。詩中,張昱深情地表達了對孔英夫的敬仰和懷念,將其比作鬱鬱蔥蔥的澗鬆和昂昂野鶴,形象地描繪了孔英夫的高潔品格和卓越才華。同時,詩人也讚揚了孔英夫的兒子能夠繼承家族的文學傳統,繼續發揚家族的榮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