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僧言羅浮事因爲詩以寫之
君言羅浮上,容易見九垠。
漸高元氣壯,洶涌來翼身。
夜宿最高峯,瞻望浩無鄰。
海黑天宇曠,星辰來逼人。
是時當朏魄,陰物恣騰振。
日光吐鯨背,劍影開龍鱗。
倏若萬馬馳,旌旗聳奫淪。
又如廣樂奏,金石含悲辛。
疑其有巨靈,怪物盡來賓。
陰陽迭用事,乃俾夜作晨。
咿喔天雞鳴,扶桑色昕昕。
赤波千萬裏,涌出黃金輪。
下視生物息,霏如隙中塵。
醯雞仰甕口,亦謂雲漢津。
世人信耳目,方寸度大鈞。
安知視聽外,怪愕不可陳。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濱。
知小天地大,安能識其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垠(yín):九重天,指天空的高遠之處。
- 朏魄(fěi pò):指月亮初出或將沒時的微光。
- 醯雞(xī jī):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小蟲,比喻微不足道的生物。
- 方寸:指心,比喻人的內心世界。
- 大鈞:指天或自然。
翻譯
你說在羅浮山上,很容易就能看到九重天的高遠。隨着山勢的升高,感受到的元氣也越發旺盛,洶涌的氣息似乎要帶着身體飛翔。夜裏住在最高的山峯上,遠望四周,浩渺無邊。海面黑暗,天空遼闊,星辰彷彿近在咫尺。
那時正是月亮初出或將沒的微光時分,陰氣中的事物開始活躍起來。日光從鯨魚的背上噴涌而出,劍影如同龍鱗般展開。突然間,景象如同萬馬奔騰,旌旗高聳,波濤洶涌。又像是宏大的音樂奏響,金石之聲中蘊含着悲喜。
我懷疑那裏有巨大的神靈,各種怪物都來朝拜。陰陽交替主宰,使得夜晚變成了早晨。天雞鳴叫,扶桑樹的顏色漸漸明亮。千萬裏的赤波中,涌出了金色的太陽。向下看去,生物的活動如同縫隙中的塵埃。醯雞仰望着甕口,也以爲那是銀河的渡口。
世人只相信自己的耳目所見,用內心的尺度去衡量自然。怎知在視聽之外,還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奇異景象無法言說。我悠然想起廣大的天地,這不過是杯水之濱的景象。知道自己的渺小,天地之大,怎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真諦。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羅浮山的壯麗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對宇宙奧祕的沉思。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日光吐鯨背」、「劍影開龍鱗」,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學功底。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詩人引導讀者超越日常的感知,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宇宙和人生問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劉禹錫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