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燕公見歸田賦垂贈之作

窮鳥嬰籠綴,孤飛任播遷。 鷦鷯王佐用,復此挫沖天。 楚云何掩鬱,湘水亦回邅。 懷哉愧木雁,忽爾枉蘭荃。 愈疾同枚叔,銷憂比仲宣。 歸途書可畏,弱操石猶堅。 覆載雖雲廣,涔陽直塊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窮鳥嬰籠:比喻處境困頓,受到束縛。
  • 播遷:遷徙不定。
  • 鷦鷯:一種小鳥,比喻纔能有限。
  • 王佐:輔佐君王的才能。
  • 挫沖天:比喻志向受挫。
  • 掩鬱:遮蔽,壓抑。
  • 回邅:曲折迴旋。
  • 木雁:比喻隱居生活。
  • 蘭荃:香草,比喻高潔。
  • 枚叔:枚乘,西漢文學家,以疾速著稱。
  • 仲宣:王粲,東漢文學家,以憂國憂民著稱。
  • 弱操:脆弱的意志。
  • 涔陽:地名,這裏指偏遠之地。
  • 塊然:孤獨無助的樣子。

翻譯

我這困頓的鳥兒被籠子束縛,孤獨地飛翔,任由命運播遷。 雖然我像鷦鷯一樣纔能有限,但仍希望能輔佐君王,可惜志向受挫。 楚地的雲彩多麼壓抑,湘水也曲折迴旋。 我感到愧疚,如同隱居的木雁,卻又被高潔的蘭荃所誤。 我希望能像枚乘一樣迅速治癒疾病,像王粲一樣消除憂愁。 歸途中的書信令人畏懼,我脆弱的意志如同堅硬的石頭。 儘管天地廣闊,但涔陽之地卻孤獨無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趙冬曦在困頓中的自我反思和對未來的期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如「窮鳥嬰籠」、「鷦鷯王佐」等,形象地描繪了自己的處境和心境。同時,通過對楚雲、湘水的描繪,表達了對環境的感受和對未來的憂慮。最後,作者希望能像歷史上的文學家一樣,克服困難,消除憂愁,但同時也流露出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孤獨感。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悠遠,展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堅韌和追求。

趙冬曦

唐定州鼓城人。趙不器子。性放達,不屑世事。進士擢第。歷左拾遺。中宗神龍初上書請定律令格式,刊定科條,直書其事,時論稱之。玄宗開元初,遷監察御史,坐事流嶽州。召還復官,入集賢院修撰。後擢考功員外郎,爲直學士,遷中書舍人內供奉,以國子祭酒卒。有《王政》及集。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