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鄙吝(bǐ lìn):小氣,吝嗇。
- 塵埃:比喻世俗的紛擾。
- 丘門:指學府或高人的門庭。
- 避席:離開座位,表示尊敬。
- 清廟:古代帝王的宗廟,也泛指莊嚴肅穆的場所。
- 瑟:古代的一種絃樂器。
- 披風:穿着風衣,這裏指身處高處,感受風。
- 九層臺:極高的臺閣,比喻高位或高遠的境界。
- 命妓:召喚妓女。
- 浮溪棹:在溪上划船。
- 論詩注酒杯:邊飲酒邊討論詩歌。
- 七真臺:道教中的聖地,指仙境。
- 三臺:古代官制中的三公,這裏指高官顯貴。
翻譯
我已不再有任何小氣和吝嗇,遠離了塵世的紛擾,昨日我離開座位,前往學府表達敬意。 在莊嚴肅穆的場所,我們靜靜地交談,彷彿在清廟中彈奏瑟琴;穿着風衣,我彷彿站在極高的臺上,感受着風。 多次邀請妓女在溪上划船,再次允許我們邊飲酒邊討論詩歌。 從此,我深感對這微小的塵埃世界有所留戀,站在道教的聖地七真臺上,眺望着高官顯貴。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超脫以及對學問和詩歌的熱愛。詩中,「都無鄙吝隔塵埃」一句,展現了詩人對物質慾望的淡漠,追求精神上的清淨。通過「靜語乍臨清廟瑟,披風如在九層臺」的描繪,詩人傳達了與高人交流時的莊重與超然。後兩句則體現了詩人對詩歌創作和享受生活的態度,以及對塵世的複雜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超脫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