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到江州感舊遊題郡樓十一韻

掌綸知是忝,剖竹信爲榮。 才薄官仍重,恩深責尚輕。 昔徵從典午,今出自承明。 鳳詔休揮翰,漁歌欲濯纓。 還乘小艛艓,卻到古湓城。 醉客臨江待,禪僧出郭迎。 青山滿眼在,白髮半頭生。 又校三年老,何曾一事成。 重過蕭寺宿,再上庾樓行。 雲水新秋思,閭閻舊日情。 郡民猶認得,司馬詠詩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掌綸(zhǎng lún):指掌管文書的職務。
  • (tiǎn):謙辭,表示自己不配擔任某職。
  • 剖竹:古代官員上任時,會剖開竹簡,以示正式就職。
  • 鳳詔:指皇帝的詔書。
  • 揮翰:揮筆,指書寫。
  • 漁歌:漁民的歌謠,這裏指隱逸的生活。
  • 濯纓(zhuó yīng):洗滌帽帶,比喻超脫塵世,潔身自好。
  • 艛艓(lóu dié):小船。
  • 湓城: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閭閻(lǘ yán):泛指民間。
  • 蕭寺:指佛寺。
  • 庾樓:樓名,位於江州(今九江)。

翻譯

擔任文書職務,我深感自己的不配,剖開竹簡就職,我感到無比榮耀。 雖然才華不足,但官職依然重要,恩寵深厚,責任卻顯得輕。 過去我曾從典午那裏得到啓示,現在我出自承明。 不再揮筆書寫皇帝的詔書,而是傾聽漁歌,想要洗滌我的帽帶。 我再次乘坐小船,回到古老的湓城。 醉酒的客人站在江邊等待,禪僧出城迎接。 滿眼都是青山,白髮已經半頭。 又過了三年,卻一事無成。 再次在蕭寺過夜,再次登上庾樓。 新秋的雲水引發我的思緒,舊日的民間情感涌上心頭。 郡中的百姓似乎還認得我,司馬的詠詩聲依舊。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對自己官場生涯的反思與感慨。詩中,「掌綸知是忝,剖竹信爲榮」表達了他對自己職務的謙遜與榮耀感,而「才薄官仍重,恩深責尚輕」則反映了他對自己才能與責任的認識。詩的後半部分,通過「鳳詔休揮翰,漁歌欲濯纓」等句,展現了白居易對隱逸生活的嚮往。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通過對過去與現在的對比,表達了對官場生涯的無奈與對自然生活的渴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