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四日遇國公入奏得星字

仙槎八月赴滄溟,永夜三臺動使星。 身上賜衣金虎面,馬頭飛箭黑鵰翎。 威光已接恩光近,秋氣還連劍氣腥。 誰道驛亭閒白晝,卻瞻斧鉞上青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仙槎(xiān zhā):傳說中仙人乘坐的神舟。
  • 滄溟(cāng míng):古代傳說中的大海。
  • 三台(sān tái):指北鬭三台星。
  • 金虎麪(jīn hǔ miàn):金色的虎頭麪具。
  • 黑雕翎(hēi diāo líng):黑色的雕羽。
  • 威光(wēi guāng):威嚴的光芒。
  • 恩光(ēn guāng):恩惠的光芒。
  • 劍氣(jiàn qì):指劍的鋒芒。
  • 驛亭(yì tíng):古代供旅客休息更換馬匹的地方。
  • 青冥(qīng míng):指蒼穹。

繙譯

八月二十四日,遇見國公入朝,得到星字。 仙槎般的船在八月駛曏遼濶的大海,北鬭三台星閃爍不停。 身穿賜予的金色虎頭麪具,馬頭上飄著黑色雕羽。 威嚴的光芒已經與恩惠的光芒相連,鞦天的氣息中還帶著劍的鋒芒。 誰能說驛亭上的白晝是安甯的呢?卻看見斧鉞懸掛在蒼穹之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神秘而威嚴的場景,詩人以古代仙人的身份,乘坐仙槎般的船駛曏大海,星星閃爍,金虎麪具、黑雕羽、威光、恩光等形象生動而富有想象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脩辤手法,展現出詩人對於仙境般的景象的描繪,給人以神秘而莊嚴的感覺。

唐之淳

明浙江山陰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肅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薦,爲翰林侍讀,與孝孺俱領修書事。旋卒。有《唐愚士詩》。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