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夜深聞,朝來暝不分。 隨風看嫋嫋,雜霧更紛紛。 徑草添幽翠,池波織細紋。 居閒無晤語,袖手對爐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míng):昏暗,天黑。
  • 嫋嫋(niǎo niǎo):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輕輕擺動。
  • 紛紛:形容多而雜亂。
  • 幽翠:深綠而有光澤。
  • 細紋:細小的波紋。
  • 居閒(xián):閒居,無事可做。
  • 晤語:對話,交談。
  • 袖手:把手放在袖子裏,形容無所事事。
  • 爐薰(xūn):爐中燃燒的香料,這裏指聞香。

翻譯

深夜裏聽到稀疏的雨聲,早晨起來天色依然昏暗。 雨絲隨着風輕輕搖曳,與霧氣交織更加紛亂。 小徑旁的草地因雨而顯得更加幽深翠綠,池塘的水面上細紋如織。 閒居無事,無人交談,只能袖手旁觀,對着爐中的香料發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夜至清晨的靜謐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勾勒出雨後的自然美景。詩中「疏雨夜深聞」一句,即傳達出雨聲的清幽,又暗示了夜的寧靜。後文「隨風看嫋嫋,雜霧更紛紛」則巧妙地描繪了雨絲與霧氣的交織,增添了朦朧的美感。結尾的「居閒無晤語,袖手對爐薰」則表達了詩人獨處的閒適與淡淡的孤寂,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膩的感受和對閒適生活的嚮往。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