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韻述懷二首

地僻塵喧少,幽居誰與親。 琴樽消俠氣,花柳媚長春。 感事頻懷古,逃名欲避人。 百年天地裏,白日照烏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地僻(dì pì):偏僻的地方。 琴樽(qín zūn):琴和酒盃,指音樂和飲酒。 俠氣(xiá qì):俠義之氣,指俠客的風格。 長春(cháng chūn):春天的景色。 欲避(yù bì):想要躲避。 烏巾(wū jīn):黑色頭巾,古代士人所戴的頭巾。

繙譯

住在偏僻的地方,少有塵世的喧囂,誰能與我親近。 琴聲和酒盃消散了俠義之氣,花草樹木嬌媚在春光裡。 時常感慨歷史的滄桑,想要逃避世俗的名利。 在這百年間,白天照耀著黑色的頭巾。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煩擾的厭倦和對清靜幽居的曏往之情。詩中通過描繪琴聲、酒盃、花草等意象,展現了詩人追求甯靜、遠離塵世的心境。最後一句“白日照烏巾”則暗示了詩人對於自己清貧、淡泊的生活態度。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禪意,表達了詩人對於內心世界的追求和對於俗世的超脫。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