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人

嶧陽之山看孤桐,昔來春初今暮冬。天寒日薄河水凍,圯下不逢黃石公。 州城之南古儒宮,老屋數間圍破墉。入門穹碑立四五,石黑字青苔蘚紅。 中有一士瑰而顒,問之姓名無極翁。自言少壯取科甲,明光奏賦聲摩空。 運移世改雙鬢禿,寄食齊魯如萍蓬。見我揖我邀我坐,示我新詞兼古風。 讀之琅然合音度,如列犧象鳴笙鏞。乍疑淵源瀉江漢,浩浩萬里來朝宗。 又驚百卉兢春媚,秀者傑出惟孤鬆。贈我雄文更奇絕,組織經史成山龍。 俄然謂我古作者,愧我所得非所蒙。是日積雪明遠峯,夕霞照作青芙蓉。 空庭馬嘶客當去,鄰壁雞啼人曉舂。子坐皋比詠芹藻,我走南北如賓鴻。 區區聚散何足恤,獨有道義能初終。酬子短歌歌未工,凍墨著紙書秋蟲。 城南有酒薄如水,與子一醉三千鍾,下視粗俗猶盲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嶧陽:地名,今山東省淄博市。 圯下:地名,在今山東省淄博市。 黃石公:指唐代著名文學家黃庭堅。 穹碑:古代石碑的一種形式。 苔蘚:指青苔。 瑰而顒:形容文采出衆。 無極翁:指無極翁李白。 科甲:科舉制度中的進士及第。 明光:指明代皇帝。 賦:古代文體,類似於現代的散文或詩歌。 摩空:指聲譽遠播。 鬢禿:指頭髮斑白脫落。 齊魯:指齊國和魯國,泛指山東地區。 萍蓬:漂泊不定的樣子。 琅然:形容聲音清越悅耳。 犧象: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鳴笙鏞:指樂器聲音悅耳動聽。 淵源:深遠的根源。 朝宗:指朝廷。 百卉:各種花草。 孤鬆:獨立挺拔的松樹。 組織:整理。 山龍:指山川的形狀。 皋比:比擬。 芹藻:水草的一種。 賓鴻:指賓客如大雁般來往。 道義:指道德和禮義。 凍墨:指冰凍的墨汁。 粗俗:指庸俗。 盲聾:比喻愚昧無知。

翻譯

朋友相約 唐之淳 在嶧陽山上看着孤獨的桐樹,春天剛來,如今已是冬天。天寒地凍,河水結冰,圯下不見黃庭堅。 州城南邊有座古老的儒宮,幾間老舊的房屋圍着破舊的城牆。進門處有四五塊穹碑,石碑上的字被青苔和紅蘚覆蓋。 其中有一位文采出衆的士子,問及其姓名,他自稱少年時考取科舉進士,曾在明代皇帝面前奏賦聲名遠播。歲月更迭,雙鬢斑白,漂泊在齊魯之間。見我便招呼我,邀請我坐下,展示他新創的詩文,融合了古今風貌。 讀起來清越悅耳,如同犧牲祭品的鳴笙之音。有時彷彿源頭瀉出江漢之水,浩浩蕩蕩千里來朝拜。 又驚歎百花爭豔,只有松樹獨具風姿。贈送給我雄奇絕妙的文章,整理成山川般的壯麗。 突然稱我爲古代文人,讓我感到慚愧,我所得到的並非出自他的恩賜。那天積雪皚皚,照耀着遠處的峯巒,夕陽映照下,如同青色的芙蓉花。 空庭中馬嘶,客人即將離去,鄰居家的雞啼聲,人們開始忙碌。他坐在庭院中吟詠着水草,我卻像大雁般南北飛翔。 人生聚散無法避免,唯有遵循道義,始終如一。回報他的短歌還未完成,冰凍的墨汁寫下了秋蟲的鳴叫。 城南有酒,淡如清水,與他一同醉飲,三千杯,俯視下方的粗俗世界,仍然愚昧無知。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場友人相約的情景,通過描寫古老的儒宮、文采出衆的士子以及交流中的詩文贈送,展現了友情、文學和人生的交融。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對友情、文學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現了詩人對於人生的感悟和對於友情的珍視。整體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值得細細品味。

唐之淳

明浙江山陰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肅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薦,爲翰林侍讀,與孝孺俱領修書事。旋卒。有《唐愚士詩》。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