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頤庵老丈韻

崆峒山前夜看月,月色秋空兩奇絕。不知何處爛銀盤,飛上嗟峨白瓊闕。 蟪蛄啼霜秋氣悲,烏鵲繞樹人思歸。天南有星千萬點,離恨不敢分明窺。 亭亭長鬆古階下,松枝無聲露飄灑。倚鬆踏露勸解公,手中偏著青瑤斝。 願公飲此壽百千,樂如食密無中邊。四夷不驚風雨順,月光如鏡長團圓。 匣底龍泉玉三尺,英姿自可千金值。酒酣拂拭試舞之,虹光倚天如月白。 今宵之樂當奈何,自古漁陽豪傑多,臨風更賦漁陽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崆峒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崆峒山(kōngtóng shān):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山區,爲中國道教名山之一。 蟪蛄(huí hòu):一種昆蟲,又稱蝗蟲。 嗟峨(jiē é):高大的樣子。 瓊闕(qióng què):傳說中仙境的宮殿。 亭亭(tíng tíng):形容樹木挺拔。 青瑤(qīng yáo):一種珍貴的玉石。 匣底龍泉(xiá dǐ lóng quán):藏在匣子底部的龍泉玉,比喻隱藏的寶貝。

翻譯

在崆峒山前的夜晚仰望月亮,月色在秋空中顯得格外美麗。不知道哪裏有一輪璀璨的銀盤,飛昇至高聳的白玉宮殿。 蟪蛄在啼叫,秋天的氣息令人感到悲涼,烏鵲圍繞在樹間,讓人思念歸鄉。天空南方有成千上萬顆星星,離別之情不敢細細觀察。 挺拔的古松樹在古老的臺階下,松枝無聲地搖曳着露水。倚着松樹,踏着露水,勸解朋友,手中端着青瑤酒杯。 願朋友百千歲壽,快樂如同吃下無邊無際的美味。四方來的人不會被風雨驚擾,月光如鏡,圓圓的。 匣子底部藏着三尺長的龍泉玉,英姿颯爽,價值千金。酒興高漲,拂去塵埃,試着跳起舞來,虹光如同天空中的白月。 今夜的歡樂應該如何度過呢?自古以來,漁陽的豪傑衆多,面對風,再賦漁陽之歌。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崆峒山前夜晚的景色,以及詩人內心的感慨和情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詩人對友誼、生活的嚮往和感慨。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情世故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生活和人生的獨特理解和感悟。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唐之淳

明浙江山陰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肅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薦,爲翰林侍讀,與孝孺俱領修書事。旋卒。有《唐愚士詩》。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