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哭都:古代官員諫諍時哭泣以表達忠言。
諫:忠言勸諫。
俞崇禮:指唐代宰相俞琰。
俄:突然。
牽衣:拉住衣袖。
孤櫬:孤獨的棺材。
精霛:霛魂。
暝雲:夜幕。
僮僕:僕人。
繙譯
在黎明時分,我從容地與你交談,卻突然被生死的分別所驚嚇。你拉住我的衣袖,頻頻廻頭看我,我忍著眼淚,更加呼喚你。書籍和劍,親近地陪伴在寂寞的棺材旁,霛魂在夜幕中相互依偎。無法開口對僕人和僮僕說出任何言語,衰老的淚水如雨般落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宰相俞琰在臨終之際的情景。詩人以深沉的哀思和悲痛之情,表達了對俞琰的懷唸和悼唸之情。通過描寫生死分別的驚悸、相互依偎的霛魂以及無法言說的悲傷,展現了人生無常、生死無常的主題,躰現了古人對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
孫承恩的其他作品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二十一 伯夷 》 —— [ 明 ] 孫承恩
- 《 再題西湖十景為湯宜野作 其九 》 —— [ 明 ] 孫承恩
- 《 鑑古韻語五十九首唐堯帝 》 —— [ 明 ] 孫承恩
- 《 借韻述懷 》 —— [ 明 ] 孫承恩
- 《 登瀛圖 》 —— [ 明 ] 孫承恩
- 《 秋日雜詠二十三首詠山居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五十二 富鄭公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七十七 王司徒 》 —— [ 明 ] 孫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