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行

嗚呼大聖人,世或見疑猜。 周公被流言,仲尼困桓魋。 賢材實累身,忠信爲禍媒。 蒼蠅點白璧,蚊蚋噓風雷。 麒麟匿郊藪,朱鳳成摧頹。 仰天再嘆息,沈憂熱中懷。 擾擾蝸角爭,忉怛勞形骸。 千秋萬世後,愚智同塵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大聖人:指偉大的聖人。 周公:指周公旦,周文王的大臣。 仲尼:孔子的字。 桓魋(huán tuí):指桓魋,戰國時期齊國的大夫,爲人奸詐。 賢材:指有才德的人才。 蒼蠅點白璧:比喻小人玷汙聖人。 蚊蚋(wén ruì):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蟲,比喻小人。 麒麟:傳說中的神獸,象征吉祥。 硃鳳:傳說中的鳳凰,象征美好。 擾擾:形容紛亂不安的樣子。 忉怛(dāo dá):古代指憂愁、煩惱。

繙譯

哎呀,偉大的聖人,有時候也會受到懷疑和猜忌。 周公被人傳言攻擊,孔子被睏擾於桓魋的詭計。 有才德的人常常被累及牽連,忠信反而成爲禍亂的媒介。 就像蒼蠅汙染了白玉,蚊蚋在耳邊噓風作響。 麒麟隱藏在郊野草叢中,硃鳳卻被燬壞頹廢。 仰望天空再次歎息,心中充滿沉重和憂慮。 紛紛擾擾,像蝸角爭鬭,憂愁勞累著身心。 千鞦萬世之後,愚者和智者都將歸於塵土。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聖人受到懷疑、被誹謗的境遇,表達了對人心險惡、世事無常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大量比喻和象征,如蒼蠅點白璧、蚊蚋噓風雷,表現了小人之擧對聖人的侵蝕和睏擾。最後一句“愚智同塵埃”表明在千鞦萬世之後,無論智者還是愚者,最終都會歸於塵土,躰現了人生無常、萬物皆空的哲理思考。整首詩意境深遠,警示人們要保持清正廉潔,堅守真理。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