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社倉法:古代的一種糧食儲備制度,用於救濟災荒。
- 敬天圖:可能指的是一種表達對天命敬畏的圖畫或儀式。
- 武烈:指武勇和功績。
- 謀謨:計劃和策略。
- 墮模糊:變得不清晰或混亂。
翻譯
恢復當年的志向,英明自然與衆不同。 實行仁政,推行社倉法,勤勉地表達對天的敬畏。 雖然內心追求武勇和功績,但策略和計劃總是顯得疏漏。 衆說紛紜,議論紛紛,最終一切都變得模糊不清。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唐堯帝的評價,展現了其英明與仁政,同時也指出了其在武力和策略上的不足。詩中「恢復當年志,英明自爾殊」一句,既表達了對唐堯帝英明才智的讚賞,也暗示了其與衆不同的治國理念。後文則通過對比其在武力和策略上的表現,揭示了其治國中的不足之處。最後一句「紛紛多論議,畢竟墮模糊」則表達了對於歷史評價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引人深思。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
孫承恩的其他作品
- 《 題雜畫冊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八十二 吕成公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六 少皥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四十四 漢文帝 》 —— [ 明 ] 孫承恩
- 《 鑑古韻語五十九首唐堯帝 》 —— [ 明 ] 孫承恩
- 《 同張石磐侍御遊沈氏山庒三首 其二 》 —— [ 明 ] 孫承恩
- 《 秋閨怨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九十四 耶律文正王 》 —— [ 明 ] 孫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