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古韻語五十九首唐堯帝

克復劻勷日,勤勞亦守成。 權閹播威福,悍後障聰明。 繼世惟姑息,何時見治平。 釀成藩鎮亂,消沮愧王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劻勷(kuàng xiāo):指勤勉努力。
權閹(quán yān):指權臣和宦官。
播威福(bō wēi fú):指傳播威信和福祉。
悍後(hàn hòu):指兇暴的後代。
(zhàng):阻礙。
姑息(gū xī):縱容。
藩鎮(fān zhèn):指邊疆軍事要地。
消沮(xiāo jǔ):消沮。
王靈(wáng líng):指帝王的精神。

翻譯

克服劻勷的日子,勤勞也能取得成就。權臣和宦官傳播威信和福祉,兇暴的後代阻礙着明君的聰明才智。繼承的君主只是縱容着這種情況,何時才能見到治平的時代。形成了藩鎮的混亂,讓帝王的精神感到羞愧和沮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充滿權謀和腐敗的時代,權臣和宦官的作爲導致了國家的混亂和王靈的消沮。詩人通過對當時政治現狀的描寫,表達了對社會風氣的不滿和對明君的期盼。整體氛圍莊嚴肅穆,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時代的深刻思考。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