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廿二日同吳石湖蘇一齋楊麟山會王鶴城別業漫賦四首

喜託斯文契,休辭酒淺深。 晤言今日事,道誼一生心。 野日留餘照,溪雲閣暝陰。 興闌吾欲返,宿鳥漸歸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吳石湖:古代地名,今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的一處湖泊。
蘇一齋:指蘇軾的書齋。
楊麟山:指楊萬里,字麟山,北宋著名詩人。
王鶴城:指王安石,字鶴城,北宋著名政治家。
業漫:指詩人的別業,即詩歌創作。
晤言:交談。
道誼:交情。
野日:鄉村的陽光。
溪雲:溪水上升的霧氣。
興闌:興致正濃。

翻譯

喜歡交流文學之道,不必推辭酒的深淺。
今天相聚,談論當下的事情,交心結友。
鄉村的陽光依舊明媚,溪水上升的霧氣籠罩着山閣。
興致正濃,我欲歸去,宿鳥也漸漸歸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朋友們在仲夏廿二日相聚吳石湖蘇一齋,共同賞月談詩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文學交流的喜愛,以及對友誼的珍視。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如鄉村的陽光和溪水上升的霧氣,詩人展現了內心的寧靜與愉悅。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興致正濃,欲歸之情,與宿鳥歸巢的意象相呼應,表達了詩人對歸家的嚮往和對自然的感悟。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自然和歸家的獨特感悟。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