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感懷九首

利慾烈炎火,虐焰起從橫。 區區一子輿,死以口舌爭。 豈不念迂遠,安能負平生。 皇皇斯須困,炳炳萬世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利慾:利益和慾望。
  • 烈炎火:比喻強烈的慾望如烈火。
  • 虐焰:殘暴的火焰,比喻殘酷的權力或慾望。
  • 從橫:即縱橫,指肆意蔓延。
  • 子輿:人名,此處可能指古代的某位賢人或智者。
  • 口舌爭:通過言語爭論。
  • 迂遠:不切實際,遠離現實。
  • 負平生:辜負了一生的志向。
  • 皇皇:形容匆忙、不安。
  • 斯須:片刻,一會兒。
  • 炳炳:光明燦爛的樣子。
  • 萬世明:指長遠的光明或影響。

翻譯

利益和慾望如同烈火般熾烈,殘暴的火焰肆意蔓延。 儘管只是一個名叫子輿的人,卻寧願因言語爭論而死。 難道不考慮這是否過於不切實際,怎能辜負了一生的志向。 雖然片刻之間感到匆忙和不安,但長遠來看,他的行爲將帶來萬世的光明。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於個人志向與現實衝突的深刻思考。詩中,「利慾烈炎火」形象地描繪了世俗慾望的強烈和破壞性,而「子輿」則代表了那些堅守理想、不惜以生命爲代價去爭論和抗爭的人。詩人通過對比「迂遠」與「負平生」的矛盾,強調了即使面臨現實的困境,也不能放棄對理想的追求。最後,「皇皇斯須困,炳炳萬世明」則展現了詩人對於長遠影響的樂觀態度,認爲即使眼前困難重重,但堅持真理和正義的行爲終將照亮後世。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盡得其學。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漢中府教授,與諸生講學不倦。蜀獻王聞其賢,聘爲世子師,名其屋爲“正學”,學者因稱正學先生。建文帝即位,召爲侍講學士。修《太祖實錄》,爲總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稱效法周公輔成王,召使起草詔書。孝孺怒問“成王安在?”並擲筆於地,堅不奉命。遂被磔於市,宗族親友弟子十族數百人受牽連被殺。有《遜志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