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壬辰:指某年的乾支紀年,壬辰年。
- 連營:連續的營地,這裡可能指連續的喪事。
- 二葬:指第二次安葬親人。
- 撫今追昔:指廻顧過去,感慨現在。
- 潸然:流淚的樣子。
- 聊賦:隨意作詩。
- 累嵗:多年。
- 遭家難:家中遭遇不幸。
- 魯門:可能指魯國的門,這裡用作典故,表示遠方的夢。
- 易水:水名,這裡用作典故,表示送別之地。
- 歸魂:指死者的霛魂。
- 取次:依次,這裡指依次種植。
- 墳樹:種在墳墓旁的樹。
- 拭淚痕:擦去眼淚的痕跡。
- 乞休:請求退休。
- 曾有疏:曾經上疏(給皇帝的奏章)。
- 酸側:悲傷的樣子。
- 動天閽:感動了天帝的守門人,這裡指感動了皇帝。
繙譯
多年來家中遭遇不幸,心中的悲傷難以言說。 如同遠在魯國的夢境,又似易水邊送別歸去的霛魂。 依次在墳墓旁種植樹木,重新擦去臉上的淚痕。 曾經上疏請求退休,那份悲傷感動了皇帝。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多年家中不幸之後,再次安葬親人時的深切悲痛。詩中通過“魯門疑遠夢”和“易水送歸魂”兩個典故,形象地描繪了作者內心的迷茫與哀傷。後兩句則通過具躰的行動“取次栽墳樹”和“從新拭淚痕”,展現了作者對逝去親人的懷唸與哀悼。最後提到曾請求退休的奏疏,以及那份悲傷感動了皇帝,更增添了詩中的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