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樓感懷

· 于謙
晚來無事漫登樓,曲曲欄干總是愁。 渺渺鄉關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東西去,汾水無情日夜流。 華髮蒼顏成底事,可能辜負釣魚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渺渺(miǎo miǎo):形容遙遠或深遠。
  • 鄉關:故鄉。
  • 茫茫:形容無邊無際,模糊不清。
  • 太行:山名,位於今河北、山西一帶。
  • 汾水:河流名,流經山西省。
  • 華髮:指白髮,形容年老。
  • 蒼顏:指面容蒼老。
  • 底事:何事,什麼事。

翻譯

傍晚時分,我無所事事地登上樓臺,曲折的欄杆處處都映照着我的憂愁。 遙遠的故鄉,何時才能回去,廣闊的天地間,我這一生彷彿漂浮不定。 太行山間有路東西向延伸,汾水無情地日夜流淌。 白髮蒼顏,我這一生究竟成就了什麼,難道真的要辜負了那釣魚的小舟嗎?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于謙在登樓時的深沉感慨。詩中,「晚來無事漫登樓」一句,既描繪了詩人閒暇無事的狀態,又隱含了內心的孤寂與無聊。「曲曲欄干總是愁」則進一步以欄杆的曲折來象徵內心的紛亂與憂愁。後兩句通過對鄉關的遙遠和天地的茫茫的描寫,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以及對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太行山和汾水的無情,映襯出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最後,詩人以華髮蒼顏自嘲,表達了對人生價值的反思,以及對簡單生活的嚮往,可能辜負釣魚舟的擔憂,透露出一種對寧靜生活的渴望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意境開闊,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思考。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