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從春際上陵四首

隔夜鑾車駐翠微,平明魚鑰啓彤扉。 宮前七校傳刁斗,馬上千官著賜衣。 地轉鉤陳成象緯,山開雲物寫恩輝。 春遊遠薄橫汾曲,祖德宗功信不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扈從:隨從。
  • 春際:春天時節。
  • 鑾車:皇帝的車駕。
  • 翠微:山腰青翠幽深處,泛指青山。
  • 魚鑰:魚形的鎖,指鎖。
  • 彤扉:朱漆門。
  • 七校:指七校尉。
  • 刁斗:古代軍中用具,白天用來燒飯,夜間擊以巡更。
  • 賜衣:皇帝賜予的官服。
  • 鉤陳:星名,泛指星辰。
  • 象緯:指日月五星。
  • 雲物:景物,景色。
  • 恩輝:皇帝的恩澤。
  • 橫汾曲:指漢武帝《秋風辭》所詠的橫汾路,借指皇帝巡遊之地。
  • 祖德宗功:祖先的德行和功績。

翻譯

昨夜皇帝的車駕駐紮在青山之中,清晨時魚形的鎖被打開,朱漆的大門緩緩開啓。宮門前,七校尉傳遞着刁斗,馬上的官員們穿着皇帝賜予的官服。地勢旋轉,星辰如鉤陳般排列,山間的景色展現着皇帝的恩澤。春遊的隊伍遠至橫汾的曲折之地,祖先的德行和功績確實不可違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皇帝春日巡遊的盛況,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皇家儀仗的莊嚴與壯麗。詩中「鑾車駐翠微」、「魚鑰啓彤扉」等句,生動地描繪了皇帝出行的場景,而「七校傳刁斗」、「千官着賜衣」則進一步以細節展現了皇家儀仗的威嚴。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巧妙地融入了對皇帝恩澤的讚美,同時也表達了對祖先德行和功績的尊崇。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開闊,既展現了皇家氣象,又體現了詩人對皇權的頌揚。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