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箋:指皇帝御用的紙張,象徵着尊貴和權威。
- 天藻:指皇帝的詩文,意爲天子的文采。
- 昭垂:顯揚流傳。
- 尚方:古代製造、供應帝王所用器物的官署。
- 橫經:指橫置經典,意爲研讀經典。
- 聖蘊:指皇帝的深奧學問和智慧。
- 納誨:接受教誨。
- 奎章:指皇帝的書法或文章。
- 琅函:指書函,這裏特指皇帝的文書。
- 仙毫:指皇帝的筆,象徵着皇帝的書寫。
- 蓬室:簡陋的居室,這裏指作者的住所。
- 御墨香:指皇帝用過的墨的香氣,象徵着皇帝的恩寵。
- 儒術:儒家學術。
- 景運:盛世的運勢。
- 常侍:古代官職,這裏指普通的侍從。
- 登牀:指得到皇帝的親近和寵信。
翻譯
一幅龍箋閃耀着日月的光輝,皇帝的文采從尚方顯揚流傳。 長久以來我研讀經典,探究皇帝的深奧智慧,如今因接受教誨而奉上皇帝的文章。 想象中皇帝的筆在琅函上舞動,蓬室中驚聞皇帝用過的墨香。 儒家學術承蒙皇恩,逢此盛世,我並非普通的侍從,而是有幸得到皇帝的親近和寵信。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皇帝的崇敬和對儒家學術的推崇。詩中,「龍箋」、「天藻」等詞語體現了皇帝的尊貴和文采,而「橫經」、「聖蘊」則展現了作者對皇帝智慧的敬仰。通過「琅函」、「仙毫」等意象,詩人想象皇帝的書寫場景,表達了對皇帝的無限嚮往。最後,作者強調自己並非普通的侍從,而是因儒術而得到皇帝的恩寵,體現了對儒家學術價值的肯定和對盛世皇恩的感激。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題張學士閒雲館四首 其四 》 —— [ 明 ] 于慎行
- 《 答周啓明大參書 》 —— [ 明 ] 于慎行
- 《 鮑兵部山甫過訪榖城山館 》 —— [ 明 ] 于慎行
- 《 送朱可大工部奉使歸省四首 其三 》 —— [ 明 ] 于慎行
- 《 擬門有萬里客行送胡孝廉孟弢孟弢為其先君求志逺走長安云 》 —— [ 明 ] 于慎行
- 《 寄吳少溪宮錄七十 》 —— [ 明 ] 于慎行
- 《 同朱可大廷平登岱八首 》 —— [ 明 ] 于慎行
- 《 大伾山亭圖歌爲朱令君賦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