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除夜:除夕之夜,即農曆年的最後一天。
- 末果身:指事情尚未有結果,自己仍未達到目標。
- 生涯:一生,人生的經歷。
- 元客歲:元,開始;客歲,過去的一年。意指新的一年開始,舊的一年結束。
- 物意:萬物的心意,指自然界的景象和氣氛。
- 王春:指春天的到來,萬物復甦,生機勃勃。
- 北極:指北方的天空。
- 龍文:古代傳說中龍的圖案,常用來象徵皇權或吉祥。
- 明堂:古代帝王舉行大典的地方,象徵着國家的中心和權威。
- 象魏:古代的一種禮器,象徵着國家的尊嚴和權威。
- 鳴珂:古代官員上朝時所佩帶的玉飾,行走時發出聲響,這裏指官員上朝。
- 朝列:指朝廷中的官員行列。
- 波臣:指水中的生物,這裏可能比喻爲普通百姓或地位低下的人。
翻譯
想要留住這難以挽留的日子,卻發現自己仍未達成目標。 一生中的經歷總是隨着新舊年交替而變化,萬物似乎都在向着春天的心意轉變。 北方的天空下,古老的龍紋圖案依舊,而國家的中心和權威之地卻煥然一新。 官員們又佩戴着玉飾,步入朝堂,有誰會關心那些水中的生物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除夕之夜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思考。詩人通過對時間流逝的無奈、個人未達成目標的遺憾以及對自然和社會變遷的觀察,表達了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感悟。詩中「生涯元客歲,物意向王春」一句,既展現了時間的無情,又寄寓了對新生活的期待。結尾的「鳴珂又朝列,誰與念波臣」則透露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表達了對普通百姓命運的關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人文關懷。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贈廣東袁生 》 —— [ 明 ] 王世貞
- 《 樑內史奉詔爲譚司馬治墓便道歸省訪餘弇園得三絕贈之 》 —— [ 明 ] 王世貞
- 《 病中承三子各以五言二律相問率爾有答酬於鱗 》 —— [ 明 ] 王世貞
- 《 陸無從茂才自揚州來乞文以贈歙人吳惟登得三絕句與之生高於詩與歐博士楨伯爲廣陵社 》 —— [ 明 ] 王世貞
- 《 十二絕句送敬美弟閩中學政 》 —— [ 明 ] 王世貞
- 《 得家君楚中信 》 —— [ 明 ] 王世貞
- 《 書於鳦先扇一以自嘲一以自勉 》 —— [ 明 ] 王世貞
- 《 送馬揮使運餉還吳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