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沈孺休:人名,具躰身份不詳。
- 曹生仲行:人名,具躰身份不詳。
- 高誼:高尚的義氣或情誼。
- 五言二章:指五言詩兩首。
- 曹丘:人名,此処指曹生仲行。
- 任俠:指行俠仗義,有俠義精神。
- 憐才:愛惜人才。
- 得士:得到賢士。
- 風塵:比喻世俗的紛擾。
- 雲霧開:比喻事情明朗,或指得到幫助後睏境得以解決。
- 浮沉:比喻人生的起伏變化。
- 諾:承諾。
- 緩急:緊急或睏難時刻。
- 羊角哀:古代傳說中的忠義之士,此処用來比喻曹生仲行的高尚品質。
繙譯
沈孺休被曹生仲行的高尚義氣所感動,請求我寫詩以表達感激之情,我便寫了這兩首五言詩贈予他。
曹丘甯可選擇行俠仗義,他的心意在於愛惜人才。 在紛擾的世俗中得到賢士,倣彿雲霧散開,事情變得明朗。 無論人生起伏,他都不改變承諾,在緊急或睏難時刻,也不會計較財富。 因此,他的千鞦墓,仍然傳頌著羊角哀般的忠義。
賞析
這首詩贊頌了曹生仲行的俠義精神和愛才之心。通過“得士風塵裡,恍然雲霧開”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曹生仲行在紛擾世界中慧眼識才的情景。後兩句“浮沉不改諾,緩急豈論財”則進一步強調了他的忠誠和無私,無論境遇如何,他都堅守承諾,不以財富爲轉移。結尾以“羊角哀”作比,突出了曹生仲行的高尚品質和深遠影響。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曹生仲行高尚品質的敬仰和贊美。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前詩似欲得吾弟一轉語耳乃報札謂不能分痛又云四大爲累只得調耐因更成數語 》 —— [ 明 ] 王世貞
- 《 入秋無事案頭偶有紙筆隨意輒書如風掃華不倫不理故曰雜題 》 —— [ 明 ] 王世貞
- 《 追和於鱗汝思除夕之作 》 —— [ 明 ] 王世貞
- 《 山人戲爲三空禪師雲過去未來何勞子空子能空一切見在乎師無荅山人代曰檀越飢否且吃午齋去 》 —— [ 明 ] 王世貞
- 《 江上別楊都督瞻美子念道振諸君 》 —— [ 明 ] 王世貞
- 《 河滿子 · 春郊獨行 》 —— [ 明 ] 王世貞
- 《 元馭學士於新觀種花挑野菜前後戲呈得十二首 》 —— [ 明 ] 王世貞
- 《 漢郊祀歌二十首 其七 惟泰元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