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汴城:即今河南省開封市,古稱汴京。
- 艮嶽:古代汴京城內的一座山,位於今開封市東北。
- 中州:指中原地區,即今河南省一帶。
- 絕頂:山的最高峯。
- 雲閒:雲散。
- 宿雨:昨夜的雨。
- 霞彩:朝霞或晚霞。
- 霽景:雨後天晴的景象。
- 天光:天空的光景。
- 澄碧:清澈碧綠。
- 高秋:深秋。
- 清陰:清涼的樹蔭。
- 珠簾:用珠子串成的簾子,常用來形容華麗的裝飾。
- 綵仗:彩色的儀仗。
- 藩府:指地方的行政中心,這裏可能指汴城。
- 吟詠:吟詩作賦。
翻譯
羣峯屹立,鎮守着中原大地,山頂的雲朵在宿雨過後悠閒地散去。霞光映紅了雨後的晴空,天色清澈碧綠,映照着深秋的高遠。清涼的樹蔭下,珠簾輕輕捲起,美麗的氣象常伴隨着彩色的儀仗飄浮。四海之內太平盛世,地方的行政中心充滿歡樂,不妨每天登樓吟詩作賦。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汴城八景之一的艮嶽晴雲,通過羣峯、雲閒、霞彩、天光等自然元素,展現了雨後天晴的壯麗景象。詩中「清陰每逐珠簾捲,佳氣常依綵仗浮」一句,巧妙地將自然美景與人文景觀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太平盛世的讚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于謙的文學才華和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