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於嵩毓年兄下第

薊門芳草路悠悠,尊酒相看憶舊遊。 苑外春風楊柳陌,湖邊秋雨芰荷舟。 論心暫解陳蕃榻,失意還凋季子裘。 明夜思君孤館夢,蕭條雲月不勝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薊門:古代地名,今北京一帶。
  • 悠悠:形容路途遙遠或時間長久。
  • 尊酒:指酒杯中的酒,這裏代指飲酒。
  • 舊遊:舊時的遊伴或遊歷的地方。
  • 楊柳陌:兩邊種有楊柳的道路。
  • 芰荷:指荷花,芰(jì)爲荷花的別稱。
  • 陳蕃榻:陳蕃是東漢時期的官員,榻指牀,這裏比喻款待客人。
  • 季子裘:季子指春秋時期的季札,裘指皮衣,這裏比喻失意。
  • 蕭條:形容景象淒涼。
  • 不勝愁:無法承受的憂愁。

翻譯

在薊門,芳草連綿,路途似乎無盡頭,我們舉杯相望,回憶起往日的遊歷。春風吹拂着宮苑外的楊柳路,秋雨中湖邊的荷花舟。暫時放下心中的議論,像陳蕃那樣款待朋友,失意之時,卻像季子那樣衣衫襤褸。明夜,我在孤寂的館舍中思念你,雲月蕭條,憂愁難以承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友人於嵩毓分別時的深情。詩中通過對薊門芳草、春風楊柳、秋雨芰荷等自然景物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悠遠而略帶憂傷的氛圍。詩人在表達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時,巧妙地運用了陳蕃榻和季子裘的典故,既展現了友情的美好,又抒發了失意的感慨。結尾的「蕭條雲月不勝愁」更是將情感推向高潮,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深切的思念和無法言說的憂愁。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