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九日門人華雲來自汪司成器之所致吾師少師西涯先生之訃哭已有作

· 邵寶
忽自司成得訃音,燕山湘水夜沈沈。 百年恩義師兼父,千載文章古在今。 無路可奔空縞素,有身堪鑄乏黃金。 京華北斗遙瞻處,泣對朱弦欲毀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訃音:報喪的信息。
  • 燕山:山脈名,位於今河北省北部。
  • 湘水:即湘江,流經湖南省。
  • 沈沈:形容深沉。
  • 恩義:恩情與道義。
  • 縞素:白色的喪服。
  • 堪鑄:能夠鑄造。
  • 京華:京城的美稱。
  • 硃弦:紅色的琴弦,代指琴。
  • 燬琴:表示極度悲痛,欲燬琴以示哀悼。

繙譯

忽然從司成那裡得到報喪的消息,燕山與湘水在夜晚顯得格外深沉。 百年來的恩情與道義,老師如同父親一般,千年的文章至今仍在流傳。 無路可走,衹能穿著白色的喪服,有身軀卻缺乏鑄造的黃金。 遙望京城北方的北鬭星,泣不成聲地對著硃弦,想要燬掉琴以示哀悼。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恩師去世的深切悲痛。詩中,“燕山湘水夜沈沈”描繪了夜晚的深沉,象征著作者內心的沉重。通過“百年恩義師兼父”和“千載文章古在今”,作者贊頌了恩師的深厚恩情和卓越文學成就。末句“泣對硃弦欲燬琴”則以燬琴的意象,抒發了作者無法言表的悲痛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充分展現了作者對恩師的敬仰與哀思。

邵寶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國賢,號二泉。成化二十年進士,授許州知州,躬課農桑,仿朱熹社倉,立積散法。遷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教人以致知力行爲本,革數十年不葬親之俗,奏請停開銀礦。寧王朱宸濠索詩文,峻卻之。正德四年遷右副御史,總督漕運,忤劉瑾,勒致仕。瑾誅,升戶部右侍郎,拜南禮部尚書,懇辭。詩文以李東陽爲宗。諡文莊,學者稱二泉先生。有《漕政舉要》、《慧山記》、《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