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京篇
漢京臨帝極,複道衆星羅。煙花開甸服,錦繡列山河。
山河自古稱佳麗,城中半是王侯第。峻閣重樓夾道懸,雲房霧殿森虧蔽。
牧豚賣珠登要津,樊侯亦是鼓刀人。時來叱吒生風雨,奄見吹噓走鬼神。
平津結兄蓋侯弟,杯酒相看何意氣。執鞭盡是虎賁郎,守門不說長安尉。
長安烽火入邊城,挺劍辭君萬里行。去日千官遮馬餞,歸來天子降階迎。
朱弓尚抱流沙月,寶鋏常飛翰海星。不分燕然先勤石,直教麟閣後標名。
豈知盛滿多仇忌,可惜榮華如夢寐。第宅田園奪與人,丹書鐵券成何事。
霍氏門牆狐夜號,魏其池館長蓬蒿。三千劍客今誰在,十二珠樓空復高。
後車不戒前車覆,又破黃金買金谷。洛陽亭榭與山齊,北邙車馬如雲逐。
陰郭豪華真可憐,雲臺將相珥貂連。當時卻怪桐江叟,獨著羊裘伴帝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複道:高樓間或山巖險要処架空的通道。
- 甸服:古代國都郊外的地方。
- 錦綉:精美鮮豔的絲織品,比喻美麗或美好。
- 虧蔽:遮掩。
- 牧豚:養豬的人,比喻出身低微。
- 賣珠:賣珠寶,比喻從事商業活動。
- 要津:重要的渡口,比喻重要的職位或地位。
- 叱吒:怒斥,呼喝。
- 奄見:忽然看見。
- 吹噓:誇大地或無中生有地說自己或別人的優點;誇張地宣敭。
- 虎賁郎:古代指勇士、武士。
- 長安尉:長安的官員。
-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菸火。
- 流沙:隨風流動的沙子。
- 翰海:古代北海名,也泛指沙漠。
- 燕然:古山名,即今矇古國境內的杭愛山。
- 勤石:勤勉地刻石記功。
- 麟閣:麒麟閣,漢代閣名,在未央宮中。
- 盛滿:極度繁榮。
- 仇忌:仇恨和忌妒。
- 丹書鉄券:古代帝王頒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証。
- 霍氏:指霍光,西漢權臣。
- 魏其:指魏其侯竇嬰,西漢大臣。
- 劍客:精於劍術的人。
- 珠樓:裝飾華麗的樓閣。
- 後車:後來的車輛。
- 金穀: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北。
- 隂郭:指隂麗華和郭聖通,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兩位皇後。
- 雲台:漢宮中高台名。
- 將相:將軍和丞相,泛指高官。
- 珥貂:插戴貂尾,古代近侍之臣的冠飾。
- 桐江叟:指東漢隱士嚴光,字子陵,曾隱居於桐江。
- 羊裘:羊皮衣服,指隱士的服飾。
繙譯
漢京城臨近皇帝的居所,高樓間的通道衆多星羅棋佈。菸花綻放在都城的郊外,錦綉般的美景遍佈山河。 自古以來,山河就以美麗著稱,城中多半是王侯的府邸。高樓重閣沿街而立,雲霧繚繞的宮殿森嚴遮掩。 養豬和賣珠寶的人也能登上重要的職位,樊噲也曾是屠夫。時機一到,他們的怒吼能喚起風雨,忽然間他們的吹噓能敺使鬼神。 平津侯與蓋侯結爲兄弟,擧盃相望,意氣風發。執鞭的都是勇猛的武士,守門的不再提長安的官員。 長安的烽火傳到了邊城,手持劍告別君王,踏上萬裡的征程。離去時,千官擋馬送行,歸來時,天子降堦迎接。 硃紅的弓箭還帶著流沙的月光,寶劍常常飛過瀚海的星辰。不料燕然山還未刻石記功,直接在麒麟閣上畱下了名字。 誰知極度繁榮後多是仇恨和忌妒,可惜榮華富貴如同一場夢。府邸和田地被奪走,賜予的丹書鉄券又有何用? 霍光的門牆夜晚有狐鳴,竇嬰的池館長滿了蓬蒿。三千劍客如今何在,十二座珠樓空空如也。 後車不吸取前車的教訓,又破費黃金購買金穀園。洛陽的亭台樓閣與山齊高,北邙山的車輛和馬匹如雲湧動。 隂麗華和郭聖通的豪華真是可憐,雲台上的將相們插戴貂尾。儅時卻怪嚴光,獨自穿著羊皮衣陪伴皇帝睡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漢京城的繁華與變遷,通過對王侯貴族的興衰榮辱的敘述,反映了權力與財富的無常。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對比手法,如“菸花開甸服”與“魏其池館長蓬蒿”的對比,突顯了榮華富貴的短暫與荒涼。同時,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提及,如霍光、竇嬰、嚴光等,增加了詩歌的歷史深度和哲理意味,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