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掃筆成詩
去年得歸離江州,七日遂登黃鶴樓。
南風捲江浩呼洶,豗轟欲翻鸚鵡洲。
七澤莽昧不入眼,孤舟屈曲襄河轉。
數月巳擲檀家湖,夢飛每到羊公峴。
峴腳山南東道樓,秦川公子醉悲秋。
檻邊斑竹古猶活,雲石寂寞蒼梧愁。
重華馭遙不可叫,白沙黑猿疏樹幽。
看圖彷佛曾遊處,素壁青天漢水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豗轟:形容水聲轟鳴。
- 七澤:指古代楚地的七個湖泊。
- 莽昧:迷茫不清。
- 檀家湖: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羊公峴: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重華:指傳說中的舜帝,因其名重華。
- 馭遙:駕馭着遙遠的距離,指舜帝已逝,無法召喚。
翻譯
去年我得以離開江州,七天後便登上了黃鶴樓。 南風捲起江水,浩浩蕩蕩,聲勢浩大,彷彿要翻轉鸚鵡洲。 楚地的七個湖泊迷茫不清,難以入眼,孤舟在襄河中曲折前行。 數月間我已拋下檀家湖,夢中卻常飛到羊公峴。 峴腳山南的東道樓,秦川的公子在悲秋中醉倒。 欄杆旁的斑竹依然古樸生動,雲石間寂寞地映出蒼梧的憂愁。 重華(舜帝)駕馭着遙遠的距離,無法召喚,白沙上的黑猿在稀疏的樹間幽靜。 看着這幅畫,彷彿又回到了曾經遊歷的地方,素白的牆壁映着青天,漢水靜靜流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離開江州後的一系列旅途經歷和感受。詩中通過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歷史典故,表達了詩人對過往的懷念和對遠方的嚮往。詩中的「南風捲江浩呼洶」和「孤舟屈曲襄河轉」生動地描繪了旅途的艱險與壯闊,而「夢飛每到羊公峴」則透露出詩人對舊地的深情。結尾處的「看圖彷佛曾遊處,素壁青天漢水流」則以一種超越時空的方式,將詩人的情感與畫中的景緻融爲一體,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對人生旅途的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