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亭觀潮

· 貝瓊
山摧岸坼晝冥冥,動地西風帶蜃腥。 滄海倒流吞日月,青天中裂走雷霆。 欲擡白馬今無跡,莫信神魚尚有靈。 一氣虛空自升降,乾坤與我亦浮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山摧岸坼:山崩岸裂,形容潮水洶湧,聲勢浩大。坼(chè):裂開。
  • 晝冥冥:白天昏暗,形容天色因潮水而變得昏暗。
  • 蜃腥:海市蜃樓般的腥氣,形容海潮帶來的氣息。
  • 滄海倒流:海水倒灌,形容潮水洶湧。
  • 青天中裂:天空倣彿被撕裂,形容雷聲巨大。
  • 雷霆:雷聲。
  • 白馬:古代傳說中用來比喻潮水的白馬。
  • 神魚:傳說中的神奇魚類,與潮水有關。
  • 一氣:指宇宙間的元氣。
  • 乾坤:天地。

繙譯

山崩岸裂,白晝變得昏暗,西風帶著海潮的腥氣震動大地。 海水倣彿倒流,吞噬了日月,青天似乎從中裂開,雷聲滾滾。 想要尋找那傳說中象征潮水的白馬,如今已無蹤跡, 不要輕信那神奇的魚還有霛性。 宇宙間的元氣自行陞降,天地與我,都如同浮萍一般飄搖不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浙江亭觀潮的壯觀景象,通過誇張和想象的手法,將潮水的洶湧澎湃表現得淋漓盡致。詩中“山摧岸坼”、“滄海倒流”等詞句,生動地描繪了潮水的巨大力量和聲勢。後兩句則通過寓言和哲理,表達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和無常。整首詩氣勢磅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深刻感受和獨特見解。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