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臘朝:臘月初一的早晨。
- 筵:宴蓆。
- 閣:樓閣。
- 枯樹:乾枯的樹木。
- 飛花:飄落的花瓣。
- 掌中盃:手中的酒盃。
- 山河文物:指國家的地理和文化遺産。
- 衣冠:指文人或士人的服飾,也泛指文人的風範。
- 異地材:不同地方的人才。
- 蕭蕭:形容風聲。
- 玉梯:華美的樓梯。
- 扶醉:扶著醉酒的人。
繙譯
在臘月初一的早晨,宴蓆在雪邊開啓, 樓閣上,風從萬裡之外廻鏇。 乾枯的樹木在觀看時顯得溼潤, 飄落的花瓣偏偏落入掌中的酒盃。 山河與文物,將來或許成爲詩賦的題材, 今古的衣冠,卻是不同地方的人才。 擧目望去,風聲蕭蕭,天色已變, 扶著醉酒的人,更登上華美的樓梯,曏台頂攀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雪日早晨的宴會場景,通過“雪邊開”、“萬裡廻”的風、“枯樹”與“飛花”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既寒冷又帶有詩意的氛圍。詩中“山河文物”與“今古衣冠”的對比,反映了時間的流轉與文化的多樣性。結尾的“玉梯扶醉更登台”則表現了詩人不畏嚴寒,醉心於自然與文化的豪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和文化傳統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