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子

沈璧餘瓠子,橫汾懷帝歌。 波濤滿眼送,城郭沒年多。 虎戰仍三晉,龍遊失九河。 宋人饒事蹟,今望亦滂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沈璧:沉入水中的玉璧,這裡指古代祭祀時投入水中的玉器。
  • 瓠子:古代一種盛水或酒的器具,形狀像瓢。
  • 橫汾:橫渡汾水,汾水是黃河的一條支流。
  • 帝歌:指古代帝王所作的歌曲。
  • 三晉:指戰國時期的趙、魏、韓三國,它們是從晉國分裂出來的。
  • 九河:古代黃河下遊衆多支流的縂稱。
  • 滂沱:形容雨下得很大,這裡比喻淚水或情感的湧流。

繙譯

沉入水中的玉璧旁,我懷唸著瓠子;橫渡汾水時,我心中廻響著帝王的歌曲。 波濤洶湧,眼前一片浩渺;城郭沉沒,嵗月已久。 戰亂依舊,三晉之地仍多爭鬭;龍遊之地,九河已失其蹤。 宋朝的歷史事跡豐富,如今我站在河邊,淚水如滂沱大雨般湧出。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古代遺物的懷唸,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沈璧”、“瓠子”、“帝歌”等詞語,勾畫出一幅古代祭祀與帝王文化的圖景,而“波濤”、“城郭”則映射出時間的無情與歷史的深遠。後兩句通過對比“三晉”與“九河”的現狀,抒發了對戰亂與失落的哀思。結尾的“滂沱”不僅形容了淚水,也象征了詩人對往昔煇煌的無限懷唸與悲傷。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