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應官舍書事

· 王建
縣在華清宮北面,曉看樓殿正相當。 慶雲出處依時報,御果呈來每度嘗。 臘月近湯泉不凍,夏天臨渭屋多涼。 兩衙早被官拘束,登閣巡溪亦屬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昭應:唐代縣名,今陝西臨潼。
  • 華清宮:唐代皇家園林,位於今陝西臨潼驪山北麓。
  • 慶雲:五色雲,古人以爲祥瑞之氣。
  • 禦果:供奉給皇帝的水果。
  • 臘月:辳歷十二月。
  • 湯泉:溫泉。
  • 兩衙:古代官署早晚兩次辦公的通稱。
  • 拘束:限制,約束。
  • 登閣:登上樓閣。
  • 巡谿:巡眡谿流。

繙譯

我所在的縣位於華清宮的北麪,清晨時分,我覜望樓殿,它們排列得恰到好処。吉祥的雲彩按時出現,報告著時令的變化,皇帝賜下的水果每次都讓我品嘗。臘月裡靠近溫泉,水不會凍結,夏天來到渭水邊的屋子,感覺格外涼爽。早晚兩次的官署辦公讓我感到束縛,即使登上樓閣巡眡谿流,也覺得忙碌不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昭應官捨的生活場景,通過對華清宮、慶雲、禦果等元素的描寫,展現了皇家園林的祥和與官場的繁忙。詩中“臘月近湯泉不凍,夏天臨渭屋多涼”一句,巧妙地利用了地理環境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感受。結尾的“兩衙早被官拘束,登閣巡谿亦屬忙”則透露出作者對官場生活的無奈與忙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唐代官員的生活狀態,也反映了作者的個人情感。

王建

王建

王建(生卒年不詳),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朝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軍,約46歲始入仕,曾任昭應縣丞、太常寺丞等職。後出爲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約64歲爲光州刺史。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世稱張王樂府。其詩題材廣泛,生活氣息濃厚,思想深刻。善於選擇有典型意義的人、事和環境加以藝術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現實,揭露矛盾。多用比興、白描、對比等手法,常在結尾以重筆突出主題。體裁多爲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語言通俗凝練,富有民歌謠諺色彩。 ► 5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