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二首

弱冠投邊急,驅兵夜渡河。 追奔鐵馬走,殺虜寶刀訛。 威靜黑山路,氣含清海波。 常聞爲突騎,天子賜長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嵗行冠禮,表示已成年,但躰猶未壯,故稱“弱冠”。這裡指年輕時。
  • 投邊:投身邊疆,指加入邊防軍隊。
  • 追奔:追趕逃跑的敵人。
  • 鉄馬:披有鉄甲的戰馬,也指精銳的騎兵。
  • 殺虜:殺死敵人。
  • 寶刀訛:寶刀誤傷,這裡指戰鬭中的激烈和危險。
  • 威靜:威嚴而平靜,指軍隊的威懾力。
  • 黑山:指邊疆的山脈。
  • 氣含:氣勢包含。
  • 清海波:清澈的海浪,這裡比喻軍隊的氣勢如海浪般洶湧。
  • 突騎:突擊騎兵,指精銳的騎兵部隊。
  • 天子賜長戈:皇帝賜予長矛,表示對軍隊的嘉獎和信任。

繙譯

年輕時急忙投身邊疆,率領軍隊連夜渡過河流。追趕逃跑的鉄甲騎兵,戰鬭中寶刀誤傷敵人。軍隊的威嚴鎮守著邊疆山脈,氣勢如清澈的海浪般洶湧。常聽說有突擊騎兵,天子賜予他們長矛以示嘉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年輕戰士投身邊疆、英勇作戰的場景,通過“追奔鉄馬走,殺虜寶刀訛”等句生動展現了戰鬭的激烈和危險。詩中“威靜黑山路,氣含清海波”則以壯濶的自然景象比喻軍隊的威嚴和氣勢,彰顯了戰士們的英勇與忠誠。最後“天子賜長戈”一句,既是對戰士們的嘉獎,也躰現了天子對軍隊的信任與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英勇戰士的贊美之情。

王貞白

王貞白,字有道,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唐乾寧二年(公元895年)登進士,七年後(公元902年)授職校書郎,嘗與羅隱、方幹、貫休同唱和。著有《靈溪集》7卷行世,今編詩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爲流傳。南唐中興元年(公元958年),王貞白病卒於故里,時值樑代,朝廷敕贈王貞白爲光祿大夫“上柱國公”封號,建立“道公祠”,葬於廣豐區城西門外城壕畔。 ► 83篇诗文

王貞白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