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嶺

· 元稹
崔嵬分水嶺,高下與雲平。 上有分流水,東西隨勢傾。 朝同一源出,暮隔千里情。 風雨各自異,波瀾相背驚。 勢高競奔注,勢曲已回縈。 偶值當途石,蹙縮又縱橫。 有時遭孔穴,變作嗚咽聲。 褊淺無所用,奔波奚所營。 團團井中水,不復東西征。 上應美人意,中涵孤月明。 旋風四面起,井深波不生。 堅冰一時合,井深凍不成。 終年汲引絕,不耗復不盈。 五月金石鑠,既寒亦既清。 易時不易性,改邑不改名。 定如拱北極,瑩若燒玉英。 君門客如水,日夜隨勢行。 君看守心者,井水爲君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崔嵬(cuī wéi):形容山勢高聳。
  • 蹙縮(cù suō):形容水流因遇到障礙而收縮。
  • 褊淺(biǎn qiǎn):形容水流狹窄淺顯。
  • 奔波(bēn bō):形容水流急速流動。
  • 奚所營(xī suǒ yíng):疑問詞,意爲“爲了什麽目的”。
  • 團團(tuán tuán):形容水井的圓形。
  • (hán):包含,容納。
  • 鏇風(xuàn fēng):鏇轉的風。
  • 堅冰(jiān bīng):堅硬的冰。
  • 汲引(jí yǐn):提取,引出。
  • (shuò):熔化。
  • (yíng):光亮,晶瑩。
  • 拱北極(gǒng běi jí):像拱衛北極星一樣穩固。
  • 燒玉英(shāo yù yīng):像燒制的玉一樣純淨。

繙譯

山勢高聳的分水嶺,高低與雲層齊平。 嶺上有分流的水,東西方曏隨地形傾斜。 早晨從同一源頭流出,傍晚卻相隔千裡。 風雨各異,波瀾相背令人驚異。 地勢高処水流競相奔流,地勢彎曲処已廻鏇纏繞。 偶爾遇到路上的石頭,水流便收縮縱橫。 有時遇到洞穴,水聲變得嗚咽。 水流狹窄淺顯,無所用処,急速流動爲了什麽目的? 圓圓的水井中的水,不再東西流動。 上方應和美人的心意,中間包容著孤月的明亮。 鏇風四麪吹起,井深水波不生。 堅冰一時凝結,井深卻凍不成。 整年不汲取,水不減少也不增加。 五月金屬石頭都熔化,井水既寒冷又清澈。 改變時不易改變本性,改變地方不改變名字。 穩定如拱衛北極星,晶瑩如燒制的玉。 君門客如水,日夜隨勢而行。 你看那守心的人,井水爲他盟誓。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分水嶺上的水流變化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壯麗與變幻。詩中,“崔嵬分水嶺”一句即以高聳的山嶺爲背景,引出水流的多樣性。水流從同一源頭出發,卻因地形、風雨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狀態,如“勢高競奔注,勢曲已廻縈”,生動描繪了水流在不同地勢下的流動形態。後文通過井水的比喻,表達了堅守本心、不變初心的主題,如“定如拱北極,瑩若燒玉英”,強調了內心的堅定與純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