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悶

久病在牀,展轉莫舒。 我欲觀化,有握其樞。 人有善願,天必從之。 我病幾時,我念西馳。 我行次且,如飢思食。 如寒思衣,動惟厥時。 匪亟匪徐,魚躍鳶飛。 乃見真機,天豈不知。 天偶遺之,吾將尤誰。 我聊任之,撥悶以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展轉:輾轉反側,形容因病痛或心事而難以入睡。
  • 觀化:觀察事物的變化。
  • :關鍵,中心。
  • 次且:猶豫不決。
  • 厥時:適當的時候。
  • 匪亟匪徐:不急不緩。
  • 真機:真正的道理或本質。
  • 尤誰:責怪誰。

翻譯

久病臥牀,輾轉反側難以舒展。 我想要觀察事物的變化,掌握其關鍵。 人若有美好的願望,上天必定會滿足。 我不知何時能病癒,我的思緒卻向西飄去。 我行動猶豫不決,如同飢餓時渴望食物。 如同寒冷時渴望衣物,行動只選擇適當的時候。 不急不緩,如同魚兒躍出水面,鳥兒自由飛翔。 這才顯現出真正的道理,上天怎會不知曉。 上天偶爾遺忘了我,我將責怪誰呢。 我姑且任由這一切,用詩歌來排遣憂悶。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久病在牀的苦悶心情,以及對生命變化和自然規律的深刻思考。通過「觀化」和「有握其樞」的願望,展現了作者對掌握生命真諦的渴望。詩中「我病幾時,我念西馳」等句,抒發了對病癒的期盼和對自由的嚮往。最後,作者以「撥悶以詩」作爲自我慰藉的方式,體現了詩歌在困境中的療愈作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在病痛中依然保持的哲思和對生活的熱愛。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