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部宿呈李金峨大宗伯林鶴胎左宗伯

自傳春仲親耕籍,天下三農望帝家。 星鳥踰時催布穀,銅人刻日候文華。 研池汲井私佔策,書案盛香吏報衙。 豐澤若隨皇念注,難將涓滴壓塵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祈雨:求雨,古代常有的祭祀活動,以祈求天降甘霖。
  • 部宿:指在官署中值夜。
  • 大宗伯:古代官名,掌管宗廟祭祀等禮儀事務。
  • 左宗伯:古代官名,與大宗伯類似,負責宗廟祭祀等事務。
  • 春仲: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二月。
  • 耕籍:指皇帝親自耕種籍田,以示重視農業。
  • 三農:指農民、農業、農村。
  • 星鳥:古代星象中的鳥宿,此處可能指春天鳥類的活躍,象徵春天的到來。
  • 踰時:超過時限。
  • 布穀:即布穀鳥,春天鳴叫,古人認爲其叫聲預示着播種時節的到來。
  • 銅人:古代用於計時的銅製人形器具。
  • 刻日:限定日期。
  • 文華:指皇帝的文治和華麗,此處可能指皇帝的恩澤。
  • 研池汲井:研磨墨水的池子和從井中汲水,比喻準備充分。
  • 私佔策:私下占卜,預測吉凶。
  • 盛香:點燃香料,進行祭祀。
  • 吏報衙:官吏報告工作情況。
  • 豐澤:豐沛的雨水。
  • 皇念注:皇帝的恩澤和關懷。
  • 涓滴:極少量的水。
  • 壓塵沙:抑制塵土飛揚,比喻解決乾旱問題。

翻譯

自從春天二月皇帝親自耕種籍田以來,天下的農民都期待着皇帝家的恩澤。春天的星象已經超過了時限,催促着布穀鳥的叫聲,銅人計時器也限定了日期,等待着皇帝的文治和華麗。研磨墨水的池子汲取井水,私下占卜預測吉凶,點燃香料進行祭祀,官吏報告工作情況。如果豐沛的雨水能隨着皇帝的關懷而降臨,那麼即使是極少量的水也能抑制塵土飛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皇帝親自耕種籍田的場景,以及農民對皇帝恩澤的期盼。詩中通過星象、鳥鳴、計時器等自然和人工的元素,展現了春天的氣息和人們對雨水的渴望。末句以「涓滴壓塵沙」作結,寓意即使是最微小的恩澤,也能帶來巨大的改變,表達了對皇帝恩澤的深切期待和對農業豐收的美好願景。

陳子壯

明末廣東南海人,字集生,號秋濤。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四年典浙江鄉試,發策刺魏忠賢,削籍。崇禎初起故官,累遷禮部右侍郎,以故除名歸。南明弘光帝起爲禮部尚書,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稱帝肇慶,授爲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起兵攻廣州,兵敗被執死。諡文忠。有《雲淙集》、《練要堂稿》、《南宮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