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樂府題作唐體十二首有所思

賤妾對流螢,良人備北庭。 金閨淹日月,沙磧動風霆。 去夢縈蛛網,歸書暗雁翎。 君恩治第否,天末不遑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賤妾:古代女子自謙之詞。
  • 良人:古代妻子對丈夫的稱呼。
  • 備北庭:準備前往北方邊疆。
  • 金閨:指女子的閨房。
  • 淹日月:時間流逝。
  • 沙磧:沙漠。
  • 動風霆:形容邊疆戰事激烈。
  • 去夢:離別的夢。
  • 蛛網:蜘蛛結的網。
  • 歸書:廻信。
  • 暗雁翎:暗指書信,雁翎象征傳遞書信的雁。
  • 君恩:皇帝的恩典。
  • 治第:脩建宅第。
  • 天末:天邊,指邊疆遙遠的地方。
  • 不遑甯:無暇安甯。

繙譯

我這卑微的女子獨自對著流螢,我的丈夫正準備前往北方的邊疆。 在閨房中,時間悄然流逝,而邊疆的沙漠上,戰事如同風雷般激烈。 離別的夢境纏繞在蛛網之上,廻信如同暗淡的雁翎,難以尋覔。 皇帝的恩典是否會賜予我們脩建宅第,我在這天邊遙遠的邊疆,心中無法安甯。

賞析

這首作品以樂府詩的形式,表達了女子對遠征邊疆的丈夫的思唸與憂慮。詩中,“賤妾”與“良人”形成對比,突出了女子的孤獨與無助。通過“金閨淹日月”與“沙磧動風霆”的對比,描繪了女子閨中的平靜與邊疆的動蕩,增強了情感的沖突。末句“君恩治第否,天末不遑甯”則透露出女子對未來不安的期待與焦慮,展現了深切的情感與複襍的內心世界。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