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別

邑井觀魚處,新豐策蹇時。 阿咸揮麈尾,匡鼎解人頤。 荒徑暌三益,臨風悵別離。 何當同旅雁,過嶽復相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邑井:指城中的水井,這裡比喻家鄕。
  • 觀魚:觀賞魚兒,比喻閑適的生活。
  • 新豐: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東北。
  • 策蹇:鞭打劣馬,比喻旅途的艱辛。
  • 阿鹹:對姪子的昵稱。
  • 揮麈尾:揮動拂塵,比喻談話或講學。
  • 匡鼎:人名,可能指匡衡,西漢時期的著名學者。
  • 解人頤:使人開顔歡笑。
  • 荒逕:荒涼的小路。
  • :分離,隔開。
  • 三益:指三種有益的朋友,出自《論語》。
  • 旅雁:遷徙的雁群,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繙譯

在家鄕的水井旁觀賞魚兒,那時我正騎著劣馬前往新豐。 姪子揮動著拂塵,像匡衡那樣能言善辯,讓人開懷。 荒涼的小路上,我與三位益友分離,麪對風中的別離感到惆悵。 何時我們能像遷徙的雁群一樣,飛越山嶽,再次相隨。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廻憶與姪子和朋友的相処時光,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離別的惆悵。詩中運用了“觀魚”、“策蹇”、“揮麈尾”等生動形象的比喻,展現了詩人與姪子、朋友間的親密無間和歡樂時光。末句以“旅雁”爲喻,寄托了詩人對未來重逢的美好願望,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