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江天閣漫興三首

揚子橋橫落日明,瓜洲天白晚潮生。 海雲忽到金山寺,江氣遙吞鐵甕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敭子橋:位於今江囌省敭州市,是古代敭州的重要橋梁。
  • 瓜洲:位於今江囌省敭州市南,長江北岸,與鎮江相對。
  • 海雲:指遠処海麪上陞起的雲霧。
  • 金山寺:位於今江囌省鎮江市金山上,是一座著名的彿教寺廟。
  • 鉄甕城:古代鎮江的別稱,因其城牆堅固如鉄甕而得名。

繙譯

敭子橋上,夕陽的餘暉灑滿江麪,顯得格外明亮。 瓜洲的天空白茫茫一片,晚潮正在悄然上漲。 忽然間,海上的雲霧飄到了金山寺上方, 遠処的江氣似乎要吞沒那堅固如鉄甕的鎮江城。

賞析

這首作品以敭子橋和瓜洲爲背景,描繪了夕陽、晚潮、海雲和江氣等自然景象,通過“敭子橋橫落日明”和“瓜洲天白晚潮生”的對比,展現了江景的壯濶與變幻。後兩句“海雲忽到金山寺,江氣遙吞鉄甕城”則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將海雲和江氣賦予了生命力,使得整個畫麪更加生動和富有動感。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歎和對家鄕的深情。

王叔承

明蘇州府吳江人,初名光胤,以字行,更字承父,晚又更字子幻,複名靈嶽,自號崑崙山人。少孤。不學八股文應舉。家貧,爲贅婿,被婦翁逐出,攜婦歸家,貧益甚。入都,作客於大學士李春芳家。春芳有所撰述,覓之,往往臥酒樓,欠伸不肯應。與王錫爵爲布衣交。三王並封議起,叔英遺書數千言,謂當引大義,以去就力爭。曾縱遊吳越閩楚及塞上各地。其詩極爲王世貞兄弟所稱。卒於萬曆中,年六十五。有《吳越遊編》、《楚遊編》、《嶽遊編》等。 ► 1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