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 王稱
宋人得燕石,自謂璠與璵。 徒勞什襲重,見哂周大夫。 流俗久繆誤,美價恆異沽。 所以卞和子,抱璞空長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璠與璵(fán yǔ yú):美玉的名稱。
  • 什襲:重重包裹,這裏指珍藏。
  • 見哂:被嘲笑。
  • 繆誤:錯誤。
  • 美價:高價值。
  • 異沽:不同於一般的買賣。
  • 卞和子:卞和,春秋時期楚國人,因發現和氏璧而聞名。
  • 抱璞:懷抱未經雕琢的玉石,比喻懷才不遇。

翻譯

宋人得到了一塊燕地的石頭,自認爲得到了珍貴的璠與璵。 他珍重地收藏起來,卻被周朝的大夫嘲笑。 世俗長久以來都存在錯誤和誤解,美好的價值常常不同於普通的買賣。 因此,卞和那樣的才子,只能抱着他的璞玉,空自長嘆。

賞析

這首詩通過宋人得燕石的故事,諷刺了世俗對於真正價值的誤解和忽視。詩中,「璠與璵」象徵着真正的寶物,而宋人的珍藏和周大夫的嘲笑則反映了世俗的盲目和無知。最後,通過卞和抱璞的典故,表達了才子懷才不遇的無奈和悲哀,強調了真正的價值往往被忽視,而世俗的眼光常常是短淺和錯誤的。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世態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