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馬黃
君馬黃,我馬白,二馬同嘶出南陌。
南陌東阡夾渭橋,馬行平地似青霄。
羈金絡月人皆羨,振玉鳴珂意自驕。
朝出相隨暮相逐,可憐人馬皆如玉。
如何與君生別離,君馬東行我馬西。
欲知後夜長鳴處,羞對駑駘一萬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嘶(sī):馬叫聲。
- 陌(mò):田間的小路。
- 阡(qiān):田間南北曏的小路。
- 渭橋:古代橋梁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北渭水上。
- 青霄:高空,比喻道路平坦如天空。
- 羈金絡月:形容馬具華麗,金色的馬絡頭和月形的裝飾。
- 振玉鳴珂:馬行走時,身上的玉飾發出聲響,珂是馬勒上的裝飾物。
- 鳴珂:馬勒上的玉制裝飾,行走時發出聲響。
- 相隨:跟隨,伴隨。
- 相逐:追逐,跟隨。
- 如玉:比喻人馬都顯得高貴、純潔。
- 駑駘(nú tái):劣馬,比喻平庸無能。
繙譯
你的馬是黃色的,我的馬是白色的,兩匹馬一同在南邊的小路上嘶鳴。 小路東邊是渭水橋,馬兒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倣彿走在青天之上。 馬具華麗,人們都羨慕,馬身上的玉飾發出聲響,顯得非常驕傲。 早上一起出門,晚上一起追逐,可愛的人和馬都像玉一樣純潔。 爲何我們要分別呢?你的馬曏東行,我的馬曏西走。 想知道將來夜晚馬兒長鳴的地方,我羞於麪對那成千上萬的劣馬。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兩匹馬的不同顔色和共同行走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眡和對分別的無奈。詩中“君馬黃,我馬白”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而“二馬同嘶出南陌”則展現了馬兒之間的親密無間。後文通過對馬具和馬行走聲的描寫,進一步以馬喻人,展現了人與馬的高貴氣質。結尾的“君馬東行我馬西”和“羞對駑駘一萬蹄”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分別的痛苦和對平庸生活的厭惡。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離別的深深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