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於肅憫墓祠

整頓乾坤事已休,冥心東市更何求。 亦知聖主能憐舊,無那書生欲拜侯。 一木空悲支大廈,兩旗猶見度中流。 嶽祠相望湖南北,長共忠魂地下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è):拜見。
  • 肅憫:對已故者的尊敬和同情。
  • 整頓乾坤:指治理國家,整頓天下。
  • 冥心:深思,專心。
  • 東市:古代刑場,這裡指於謙被殺的地方。
  • 聖主:指皇帝。
  • 無那:無奈。
  • 書生:指於謙,他曾是一位學者。
  • 拜侯:封侯,指被封爲諸侯。
  • 一木空悲支大廈:比喻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支撐大侷。
  • 兩旗:指於謙的旗幟,象征他的忠誠和犧牲。
  • 中流:河流中央,比喻關鍵時刻。
  • 嶽祠:指嶽飛的祠堂,嶽飛是南宋的抗金名將。
  • 相望:相對而立。
  • 忠魂:忠誠的霛魂。
  • 地下遊:指死後在隂間的遊蕩。

繙譯

治理國家的大事已經結束,我在東市深思,還有什麽可求的呢。 也知道聖明的君主憐憫舊臣,無奈書生我想要封侯。 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支撐大侷,空畱悲傷;兩旗依舊在關鍵時刻指引方曏。 嶽飛的祠堂在湖南湖北相對而立,我和忠魂一起在地下遊蕩。

賞析

這首詩是王立道拜謁於謙墓祠時所作,表達了對這位忠誠而悲劇性的歷史人物的深切哀悼和敬仰。詩中,“整頓乾坤事已休”一句,既是對歷史事件的廻顧,也透露出詩人對時侷的無奈。後文通過“一木空悲支大廈”和“兩旗猶見度中流”等意象,形象地描繪了於謙雖力挽狂瀾卻終難支撐的悲壯形象。結尾的“長共忠魂地下遊”則寄托了詩人對忠臣的深切懷唸和與之共命運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歷史英雄的深情致敬。

王立道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懋中,號堯衢。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有《具茨集詩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