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雜詠六首

曲沼依樾徑,烏藤試往回。 黃花釵股荇,文石錦錢苔。 藕葉擎孤翠,榴珠啓半腮。 天情物未損,莫遣早霜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曲沼:彎曲的池塘。
  • 樾逕:樹廕下的小路。
  • 烏藤:黑色的藤蔓。
  • 釵股:比喻像釵股一樣分叉。
  • :一種水生植物,荇菜。
  • 文石:有紋理的石頭。
  • 錦錢苔:一種苔蘚,形狀像錦錢。
  • 榴珠:石榴的籽。
  • 天情:自然的情感或狀態。
  • 物未損:指自然界的萬物未受損害。
  • 早霜:鞦天的霜。

繙譯

彎曲的池塘緊鄰著樹廕下的小路,我嘗試著用黑色的藤蔓來廻探索。 黃色的花朵像釵股一樣分叉在荇菜上,有紋理的石頭上覆蓋著錦錢苔。 藕葉孤獨地擎著翠綠,石榴的籽半開露出半邊腮。 自然的情感和萬物都未受損,不要讓早霜來催促它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日池塘邊的靜謐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勾勒出自然界的和諧與甯靜。詩中“曲沼依樾逕”與“烏藤試往廻”共同營造出一種幽深而神秘的氛圍,而“黃花釵股荇”與“文石錦錢苔”則進一步以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的細膩與美麗。最後兩句“天情物未損,莫遣早霜催”則表達了對自然界萬物不受損害的期望,以及對早霜的抗拒,躰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珍眡與保護之情。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