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盡懷故園

青春初動憶鄉園,春盡那堪思更繁。 新竹從看侵薜荔,落花不分掩蘭蓀。 林閒鹿豕常求伴,溪晚漁樵數過門。 莫怪曼容猶徇祿,十年簪紱戀君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春:指春天。
  • 初動:剛剛開始。
  • 鄉園:故鄉的家園。
  • 春盡:春天結束。
  • 薜荔(bì lì):一種植物。
  • 蘭蓀(sūn):一種植物,也指蘭花。
  • 鹿豕(shǐ):鹿和豬,比喻山野間的動物。
  • 溪晚:傍晚的溪邊。
  • 漁樵:漁夫和樵夫。
  • 曼容:作者自指。
  • 徇祿:爲了俸祿而工作。
  • 簪紱(zān fú):古代官員的冠飾,代指官職。
  • 君恩:皇帝的恩典。

翻譯

春天剛剛開始時,我就想起了故鄉的家園,春天結束時,我的思念更是繁多。新竹子不斷生長,侵佔了薜荔的空間,落花不分彼此地掩蓋了蘭蓀。在樹林中,鹿和豬常常尋找伴侶,傍晚時分,溪邊的漁夫和樵夫經常經過我的門前。不要奇怪我還在爲了俸祿而工作,十年來我一直在官職上,深感皇帝的恩典。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對春天結束的感慨。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新竹、落花、鹿豕、漁樵等,展現了鄉村的寧靜與生機,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最後兩句詩揭示了作者雖然身在官場,但心中依然懷念故鄉和自然的生活,表達了對皇帝恩典的感激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王立道的高超詩藝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立道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懋中,號堯衢。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有《具茨集詩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