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霍渭厓倫白山鄧賁齋

茅屋樵巔蔭紫雯,翳門松竹路難分。 迂愚自足煙霞癖,清切敢忘鵷鷺羣。 擬把功名悲斷瑟,已將世事看浮雲。 空山病枕頻相憶,一曲枯桐對晚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霍渭厓: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倫白山:人名,同上。
  • 鄧賁齋:人名,同上。
  • 茅屋:用茅草蓋頂的簡陋房屋。
  • 樵巔:樵夫砍柴的山頂。
  • 紫雯:紫色的雲彩,這裏形容雲彩美麗。
  • 翳門:遮蔽門戶。
  • 迂愚:迂腐愚鈍,自謙之詞。
  • 煙霞癖:對山水景色的特別喜愛。
  • 清切:清高而急切。
  • 鵷鷺羣:比喻高潔的同僚或朋友。
  • 斷瑟:瑟是古代的一種絃樂器,斷瑟比喻放棄或不再追求功名。
  • 浮雲:比喻世事無常,不值得留戀。
  • 空山:空曠的山野。
  • 病枕:因病臥牀。
  • 枯桐:枯萎的桐樹,這裏指用桐木製成的樂器。
  • 晚薰:晚間的香氣。

翻譯

茅草屋在樵夫砍柴的山頂上,被紫色的雲彩遮蔽,門前的松竹小路難以分辨。 我自知迂腐愚鈍,足以滿足對山水景色的特別喜愛,清高而急切,不敢忘記與高潔的同僚或朋友們的情誼。 我打算放棄功名,就像放棄斷了的瑟,已經將世事看作浮雲,不值得留戀。 在空曠的山野中,因病臥牀,頻頻想起你們,對着晚間的香氣,彈奏一曲枯桐。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功名的超脫。詩中,「茅屋樵巔」與「紫雯」共同構築了一幅超然物外的隱居圖景,而「迂愚自足煙霞癖」則體現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後兩句通過對「斷瑟」和「浮雲」的比喻,深刻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富貴的淡漠態度。結尾的「空山病枕」與「枯桐對晚薰」則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靈自由的精神風貌。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