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吟

· 王恭
閒雲悠悠水浩浩,二月江頭看花早。 畫楫蘭舟去復留,玉甕銀瓶奈傾倒。 興來攜妓入中流,急管青絲問楚謳。 青青菱荇浮翠漵,兩兩鴛鴦貼遠洲。 百年世事東流水,何似傾金長買醉。 樑苑歌鐘盡杳茫,茂陵松柏空憔悴。 酒酣山水忽忘形,何必滄浪歌獨醒。 更吹橫笛望空闊,江楓寂歷江山青。 茫茫仙島無行路,清水黃塵不知處。 欲向丹丘訪羽人,身騎白鶴高飛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畫楫(jí):裝飾華麗的船槳。
  • 蘭舟:用蘭木製成的船,泛指精美的船。
  • 玉甕銀瓶:指精美的酒器。
  • 傾倒:倒出酒來。
  • 急管青絲:急促的管絃樂器聲。
  • 楚謳(ōu):楚地的民歌。
  • 菱荇(xìng):菱角和荇菜,水生植物。
  • 翠漵(xù):翠綠的水邊。
  • 鴛鴦:水鳥,常比喻夫妻。
  • 傾金:花費大量金錢。
  • 梁苑:指梁孝王的園林,這裏泛指豪華的園林。
  • 歌鐘: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這裏指音樂。
  • 杳茫:遙遠而模糊不清。
  • 茂陵:漢武帝的陵墓,這裏泛指古代帝王的陵墓。
  • 憔悴:形容衰敗、枯萎。
  • 山水:這裏指自然風景。
  • 忘形:忘我,超脫形骸之外。
  • 滄浪:古代歌名,這裏指高潔的生活態度。
  • 寂歷:寂靜無聲。
  • 江山:江河和山嶽,泛指國家或國家的政權。
  • 仙島:神話中的仙人居住的島嶼。
  • 丹丘:神話中的仙境。
  • 羽人:神話中的仙人,因身披羽毛而得名。
  • 白鶴:神話中常用來象徵長壽和仙境的鳥。

翻譯

江上的雲悠閒地飄着,水面廣闊無垠,二月時分,我在江邊早早地賞花。裝飾華麗的船槳和蘭木製成的船,去而又留,我倒出精美的酒器中的酒,盡情傾倒。興致來時,我帶着歌妓深入江中,急促的管絃樂聲中詢問楚地的民歌。青青的菱角和荇菜浮在翠綠的水邊,兩兩鴛鴦貼着遠處的沙洲。百年間的世事如同東流水,何不像傾盡金錢那樣長久地買醉。梁苑的歌鐘聲已經遙遠而模糊,茂陵的松柏也空自枯萎。酒酣之時,山水間的景緻讓我忘我,何必非要堅守高潔的生活態度。我更吹起橫笛,望向空闊的天空,江邊的楓樹寂靜無聲,江山依舊青翠。茫茫的仙島沒有行路,清水與黃塵不知何處。我想前往神話中的仙境丹丘,訪問身披羽毛的仙人,騎着白鶴高飛而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江上的遊賞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讚美和對人生世事的感慨,表達了詩人超脫塵世、嚮往仙境的情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閒雲悠悠水浩浩」、「青青菱荇浮翠漵」等,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受和深厚情感。同時,通過對「梁苑歌鐘」和「茂陵松柏」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繁華易逝、世事無常的深刻認識。最後,詩人以「身騎白鶴高飛去」作結,寄託了對超脫塵世、追求仙境的無限嚮往。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