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岱峯先墅卷爲邑曹掾陳氏作
岱山連雲轉林麓,中有山人舊書屋。
春風獨樹孟家鄰,垂蘿野鳥愚公谷。
山人去後餘泉扃,落木寒猿那可聽。
階蘚猶存故行跡,檐峯不改別來青。
後人慼慼悲霜露,竟日悽悽感風樹。
啼鳥空聞返哺聲,白雲況是關心處。
寸祿休嗟名位卑,多才又喜際明時。
蕭曹事業應須繼,林壑光輝會有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岱山:即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
- 林麓:山腳下的樹林。
- 孟家鄰:指孟子的鄰居,這裏借指賢人的鄰居。
- 愚公谷:傳說中的地名,愚公移山的故事發生的地方。
- 泉扃:泉水的門戶,這裏指泉水。
- 階蘚:臺階上的苔蘚。
- 檐峯:屋檐下的山峯,這裏指屋檐。
- 慼慼:憂愁的樣子。
- 風樹:風吹動的樹。
- 返哺聲:鳥兒歸巢哺育幼鳥的聲音。
- 寸祿:微薄的俸祿。
- 蕭曹:指蕭何和曹參,漢初的兩位重要官員。
翻譯
岱山連綿,雲霧繚繞,山腳下有樹林,中間有一座山人的舊書屋。春天裏,那棵孤獨的樹像是孟子的鄰居,垂下的藤蘿和野鳥似乎在愚公谷中。山人離去後,泉水依舊流淌,落葉和寒猿的聲音令人不忍聽聞。臺階上的苔蘚還保留着舊時的痕跡,屋檐下的山峯依舊青翠,一如別離時的模樣。
後來的人因霜露而憂愁,整日因風吹動的樹而感到淒涼。聽不到鳥兒歸巢哺育幼鳥的聲音,白雲更是讓人牽掛。微薄的俸祿不必嘆息名位卑微,多才多藝又恰逢明時。蕭何和曹參的事業應當繼承,山林的榮耀終將有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岱山腳下一座舊書屋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階蘚猶存故行跡,檐峯不改別來青」等句,巧妙地將自然景物與人事變遷相結合,展現了時間的流轉與不變的自然之美。末句「蕭曹事業應須繼,林壑光輝會有期」則透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樂觀態度和對傳統價值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