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桃源陳處士
逢君滄海心,脫略當世事。
疏散義熙人,風流建安氣。
文章只掉三寸舌,如瓶注水爭淋漓。
先秦遺收汲冢祕,五經發難無留疑。
桃源瀟灑衡門裏,悠悠逸興東流水。
布襪青鞋白苧衣,角巾野服烏皮几。
去年著書梅隴山,今年濯足苔溪灣。
身隨幽鳥棲復遠,心與孤雲閒復閒。
有時山水窮登眺,綠蘿嫋嫋聞猿嘯。
林霜澗雨不逢人,手掇松枝向誰笑。
有時中酒高窗眠,飄蕭素髮臨風前。
胸中況是丘壑美,身外能無纓冕牽。
君不見終南青青幾芳草,行人只道長安道。
昨日青雲相識多,五陵衣馬今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脫略:超脫,不受拘束。
- 義熙:晉安帝的年號,這裏指代晉代。
- 建安氣:指建安時期的文學風格,以曹操、曹丕、曹植等爲代表,風格豪放、激昂。
- 掉三寸舌:比喻能言善辯。
- 如瓶注水:比喻言辭流暢,源源不斷。
- 汲冢祕:指汲冢出土的古文獻,這裏泛指古代文獻。
- 五經發難:指對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的深入研究和質疑。
- 瀟灑:自然大方,不拘束。
- 衡門:簡陋的門,指隱居之所。
- 布襪青鞋:指簡樸的服飾。
- 角巾野服:指隱士的服飾。
- 烏皮幾:黑色的几案,指簡樸的傢俱。
- 梅隴山: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濯足:洗腳,比喻隱居生活。
- 苔溪灣: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纓冕:指官職和權位。
- 終南:終南山,位於陝西省,古代隱士常居之地。
- 五陵:指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這裏泛指貴族居住區。
翻譯
遇見你,心中充滿了超脫塵世的心緒,不受世俗束縛。你是個生活在晉代的人,卻有着建安時期的文學氣質。你的文章言辭流暢,如同瓶中的水源源不斷。你對古代文獻有着深入的研究,對五經的質疑也毫無保留。
你在桃源的簡陋居所中過着瀟灑的生活,悠閒的逸興如同東流水一般。你穿着簡樸的布襪青鞋,身着白薴衣,頭戴角巾,身着野服,坐在烏皮几旁。去年你在梅隴山著書,今年則在苔溪灣洗腳。你的身形隨着幽鳥遠去,心與孤雲一樣悠閒。
有時你在山水間窮盡登眺,綠蘿嫋嫋中聽到猿嘯。林中的霜雨不遇人,你手持松枝,不知向誰笑。有時你醉酒高窗下,飄蕭的素髮在風中飄揚。你的胸中充滿了山川之美,身外卻無官職的牽絆。
你不見終南山上的青青芳草,行人只知那是通往長安的道路。昨日青雲中的舊識多,今日五陵的衣馬又如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隱士的超然生活和文學才華。詩人通過對隱士生活細節的描寫,展現了一種遠離塵囂、追求自然與文學的生活態度。詩中「脫略當世事」、「風流建安氣」等詞句,表達了隱士對世俗的超脫和對文學的熱愛。後文通過對隱士日常生活的描繪,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學。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文學藝術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