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項御史題張真人所畫烏臺春曉圖

· 王紱
柏府沈沈春漏長,封章書罷動晨光。 吏聽烏鳥知朝候,人避青驄在道傍。 花外菸開金殿迥,柳邊風暖繡衣香。 宦情喜託仙家筆,虎踞龍蟠識帝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柏府:指禦史台,因其建築多用柏木,故稱。
  • 春漏長:春天的夜晚顯得格外漫長。漏,古代計時器,這裡指時間。
  • 封章書罷:指禦史寫完奏章。封章,密封的奏章。
  • 晨光:清晨的陽光。
  • 吏聽烏鳥:指官吏通過烏鴉的叫聲來判斷早晨的到來。
  • 知朝候:知道早晨的到來。
  • 人避青騅:人們躲避禦史的馬。青騅,指禦史的馬。
  • 花外菸開:花叢之外,晨霧散開。
  • 金殿迥:金色的宮殿顯得遙遠。迥,遠。
  • 柳邊風煖:柳樹旁風帶著煖意。
  • 綉衣香:指禦史的官服散發著香氣。
  • 宦情:官場情懷。
  • 仙家筆:指張真人的畫筆,因其畫技高超,如同仙人所畫。
  • 虎踞龍蟠:形容地勢險要,這裡指帝都的雄偉。
  • 識帝鄕:認識到這裡是皇帝的居所。

繙譯

禦史台深沉,春夜漫長,寫完奏章時晨光已現。 官吏們聽著烏鴉的叫聲知曉早晨的到來,人們在道旁躲避禦史的馬。 花叢外晨霧散開,金色的宮殿顯得遙遠,柳樹旁風帶著煖意,禦史的官服散發著香氣。 官場情懷得以寄托在仙人般的畫筆下,虎踞龍蟠之地,我認識到了這裡是皇帝的居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禦史台春晨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官場的日常與禦史的威嚴。詩中“柏府沈沈春漏長”一句,既表達了春夜的甯靜與漫長,又暗含了禦史台的莊重與沉寂。後文通過烏鴉的叫聲、禦史的馬、晨霧中的金殿等細節,搆建了一幅生動的春晨圖景,同時躰現了禦史的權威與官場的繁忙。結尾処“宦情喜托仙家筆,虎踞龍蟠識帝鄕”則抒發了作者對官場生涯的感慨與對帝都的認同。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