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羅浮

我生番禺若木東,桂樹將攀擘芙蓉。東望羅浮隔滄海,欲往遊之未能從。 引領朱陵七萬尺,招手仙人四百峯。神堯洚洪水,二山合其中。 大禹疏鑿還,元圭告成功。東通至林屋,北通至岱宗。 地肺相勾連,無可與等同。草木備靈氣,鳥獸具奇蹤。 我昔夢遊蓬萊島,親見葛洪顏色好。微笑呼來騎白龍,諸仙奏樂軒轅道。 公然獨扣石樓門,三更日出層城早。飛來蝴蝶大如箕,鳥皆五色文離離。 秦人晉洞漢時鶴,天雞叫去還咿咿。大石如樑亙湍水,下有竹蟲篆其枝。 有叟坐弄鉢盂月,北斗引我捫天池。髣髴麻姑藥市立,分明喑虎鐵橋騎。 春風吹醒梅花夢,此身卻在扶胥時。回看滄海還歷歷,山靈絕不欺我力。 流水長閒睇白雲,安得乘風生羽翼。造化長存五嶽心,遠懷八荒想八極。 何當恣我爛漫遊,竹杖直策飛雲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番禺(pān yú):地名,今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
  • 桂樹將攀擘芙蓉:桂樹和芙蓉都是植物名,這裏可能指作者想要攀折桂樹和芙蓉。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
  • 朱陵:指羅浮山的高峯。
  • 仙人四百峯:羅浮山有四百多個山峯,這裏形容山峯衆多。
  • 神堯洚洪水:傳說中的洪水,堯是古代帝王,洚是洪水的意思。
  • 元圭:古代的一種玉器,這裏指大禹治水成功後所用的玉器。
  • 林屋岱宗:地名,分別指江蘇的林屋山和山東的泰山。
  • 地肺:指山脈的深處,這裏比喻羅浮山的深邃。
  • 蓬萊島:傳說中的仙境,位於東海。
  • 葛洪:東晉時期的道士,著名的煉丹家。
  • 軒轅道:指黃帝(軒轅氏)的道路,這裏指仙境中的道路。
  • 石樓門:指羅浮山上的石樓。
  • 層城:指羅浮山的高峯。
  • 五色文離離:形容鳥的羽毛五彩斑斕。
  • 秦人晉洞:指古代的秦晉之地,這裏可能指羅浮山中的洞穴。
  • 竹蟲篆其枝:竹蟲在竹枝上留下的痕跡,篆指篆刻。
  • 捫天池:觸摸天空的池塘,形容高遠。
  • 麻姑藥市:麻姑是道教中的仙女,藥市指仙境中的市場。
  • 喑虎鐵橋騎:喑虎是傳說中的神獸,鐵橋騎指騎在鐵橋上的神獸。
  • 扶胥時:指作者在扶胥(地名)的時候。
  • (dì):看。
  • 造化:指自然界的創造和變化。
  • 五嶽心:指對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嚮往。
  • 八荒想八極:八荒指四面八方,八極指極遠的地方,這裏指作者的遠大志向。

翻譯

我出生在番禺的東邊,那裏有桂樹和芙蓉,我想要攀折它們。向東望去,羅浮山隔着茫茫大海,我渴望去那裏遊玩,但無法實現。我擡頭仰望朱陵山的高峯,想象着仙人居住的四百座山峯。傳說中神堯時期的洪水,使得二山合爲一體。大禹治理洪水後,用元圭宣告成功。東至林屋山,北至泰山,這些山脈相互連接,無與倫比。草木充滿靈氣,鳥獸都有奇特的蹤跡。

我曾在夢中游歷蓬萊島,親眼見到葛洪,他的面色紅潤。他微笑着召喚我騎上白龍,諸仙在軒轅道上奏樂。我獨自敲響石樓門,三更時分,太陽已經升起在層城之上。飛來的蝴蝶大如簸箕,鳥兒羽毛五彩斑斕。秦晉時期的洞穴和漢時的鶴,天雞叫聲中還帶着咿咿聲。大石如梁橫跨湍急的水流,竹蟲在竹枝上留下篆刻般的痕跡。有位老者坐在鉢盂旁,北斗星引導我觸摸天池。彷彿麻姑在藥市站立,分明騎着喑虎過鐵橋。春風喚醒了我的梅花夢,我的身體卻在扶胥。回頭望去,滄海依舊清晰,山靈絕不欺騙我的力量。流水悠閒地看着白雲,我多麼希望能乘風飛翔。自然界的創造和變化永遠存留着對五嶽的嚮往,我懷抱着對八荒八極的遠大志向。何時我能盡情遊歷,竹杖直指飛雲之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對羅浮山的深切向往和對仙境的夢幻體驗。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羅浮山的神祕和仙境的奇幻。詩中融合了歷史傳說和道教神話,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超脫塵世的嚮往。整體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仙境的無限憧憬。

王鳴雷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字東村,又字震生。明諸生。有《空雪樓集》。 ► 73篇诗文